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车少远 通讯员马凯 临沂报道
初秋的临沂,清风徐来。
银雀山汉墓竹简、王羲之故居、琅琊王陵遗址等等一连串的文化符号浓缩了一座城的文化精髓,滋养着老城区梧桐树下光影斑斓的美好生活。街巷阡陌,目之所及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市容秩序井然有序、城市绿地生机勃勃,一幅“淡泊平静”“恬淡优雅”“悠然自得”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美好生活的背后,“以诚管城•诚管城美”党建引领有力量,兰山区智慧城市管理“e兰码”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双驱动,形成了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局面,城市管理更加科学、智能、精细。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兰山区建成区面积达12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84万,除了87个专业批发市场、18个物流园区之外,还有沿街店铺8.8万家,环卫保洁、市容秩序、户外广告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城市管理工作,点多、面广、任务繁重。
今年以来,兰山区将解决群众需求、化解城市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举措,并结合5月1日施行的《临沂市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积极探索“互联网+城市管理”新模式、新路径,深化流程再造,将分散式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整合,推广使用了城市管理“e兰码”服务平台。
城市管理,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监督员。
根据市民的服务需求事项、部门的服务管理功能,按照不同权限和流程,“e兰码”分别开通了市民、商户、工作人员三个端口。
市民端口,市民一键注册后随手拍,将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不文明现象实时上传到“e兰码”服务平台,工作人员接到信息后可精准锁定问题,快速处置,有效推动了城市管理从被动式处置、滞后式管理到主动式作为、靠前式服务、精细化管控的转变。
“e兰码”还建立了“门前五包”责任人信息库,实现了“一户一码一档”管理,将传统的“门前五包”管理责任落实转变为信息化线上管理,实现了对城区、镇驻地全覆盖。
“这就是兰山,我们的家。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从事了11年服装生意的市民张冬梅见证了兰山区城市环境的变换,“有了‘e兰码’,一键锁定市容市貌中的顽疾和痛点,随时发现随时上传随时解决问题。”
从事餐饮生意的市民邢殿胜说:“以前,游商小贩屡禁不止,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以及沿街店铺在门前乱摆乱放现象比较普遍。现在,大家通过‘e兰码’,都能参与,城市秩序好了很多。”
目前,市容问题处置、专项问题排查治理、经营性停车场在线备案管理等多个子系统均已纳入“e兰码”,该服务管理平台运行以来,以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思维应用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创新实践实用效果明显,初步实现了基层城市管理和服务一网通办。
餐饮油烟精准管理,实现非接触全程闭环管理服务。兰山区先后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餐饮油烟排放实时在线监测平台,对重点单位、重点行业等1300多家“四重”餐饮单位安装在线监测设备1550多套,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还研发建设了餐饮油烟管理服务平台,将餐饮油烟净化设施安装、清洗及问题整改等事项实行线上办理,对全区7222家餐饮油烟服务单位进行全天候监控,通过“颜色管理”将正常、临界、超标、危险等状态在“一张图”进行全面展示,构建起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程可控的智慧管理新模式。相比传统模式,节省50%以上的车辆和人员投入,减少了执法人员进店“打扰”,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户外广告线上办理,实现“零跑腿”便民化服务。在建立动态服务管理的基础上,累计受理户外店招牌匾服务事项2.3万余件,现场勘查服务1.2万余次,发放服务手册5万余份,入户宣传4万余次。与常规“纸质化”业务受理相比,线上服务在实现群众“零跑腿”的同时,服务时长由3.5个工作日减少到1.5个工作日,为群众减少服务等待时间4万多小时,市民对服务过程评价满意度达98%以上,为民服务成效显著。
同时,依托“兰山综合执法”微信公众号,构建“一览”服务事项清单,进一步优化了群众办事流程,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便民查询、公共服务事项申请、问题投诉举报等事项的线上办理,城市管理效能全面提升,走出了一条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管理新路子,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