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民办理申请建房、政审、子女助学金补助证明申请等事项都要到镇里办手续,来回跑很多趟,如今通过村里‘智能公章系统’,不到5分钟就能办理完,方便多了。”在费县上冶镇埠后村,村民们对“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带来的改变赞不绝口。
不仅在群众用章管理上“一次办好”,该县在村级管理“三务公开”、村级工程管理上都植入了数字化元素。“村里在做什么工程,支出在哪里,现在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随时查看。”费县上冶镇埠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郁永强说,相比以前要去村里的“三务公开”栏查看,现在手机查看更加方便。更为重要的是,“数字村务”建设还为当地乡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乡村振兴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自2021年7月以来,费县针对农村群众办事跑腿多、村干部办理业务进门多、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头绪多、村级事务留痕少、民主监督途径少“三多两少”问题,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以农村干部群众为主体,搭建“村情通”监管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以群众用章“一次办好”、村务审批“一网通办”、村务村情“一码通晓”为主要内容的“数字村务”乡村治理体系,做到“一章通办大小事、一网审批经济事、一码纵览全村事”,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服务零距离、管理无盲区”,蹚出了将数字技术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的新路径,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其经验做法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案例汇编。
推行公章智能化管理,实现群众用章“一次办好”
明确服务方式。开发应用智能公章系统,实现了村级“证明专用章”线上办理;出台《智能印章管理使用办法》,明确了使用范围、办理流程、办结时限等,将为民服务、社会事务、民生保障、公益服务等18类68个事项列为用章清单。完善镇村便民服务大厅(中心)建设,开设村级“智能公章”使用窗口,全县402个行政村(居)配备了智能公章机。
全面梳理村级社会事务办理权限,分类归集为8个办事程序,通过“村级管理员指纹登录、申请用章→机器拍照上传材料、村党支部书记远程初审→审核通过、加盖印章→自动拍照复审、后台监管”四个步骤,全程在线办理用章事项,审批后系统自动盖章并留痕存档,提升了村级服务效能和管理规范化水平,实现群众用章“一次办好”。截至今年5月底,全县累计为群众提供智能用章服务26.3万件次,直接节约交通、误工等费用1400余万元。
推行重大事项在线审批,实现村务审批“一网通办”
搭建村情通“一网通办”监管服务平台,完善“互联网+村级政务”服务体系,推行村级重大事项、经济事务、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等审批事项联动审批监管,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村级延伸。出台《费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费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信息化台账,录入平台动态管理,审批全程线上办理。
通过村情通一网通办监管服务平台,打破原来乡村来回跑、逐部门提交审核、涉及领导逐级审批模式,实现业务部门联动审批、村级业务实时办理、审核资料自动归集、办理过程全程可溯、审核查询线上办理,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规范了审批程序,降低了村级非生产性开支。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办理线上审批事项13.7万件次,审批时限大幅缩短,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压缩了20.7%。
推行村级事务“码上公开”,实现村务村情“一码通晓”
依托村情通“一网通办”监管服务平台开发“码上公开”系统,设置党务、村务、财务、服务流程等9个板块,每个村居生成一个“村情通”二维码。出台《费县村级三务“码上公开”实施办法(试行)》,编制涵盖党建政务、重大决策等7类35项流程和主题党日、财务收支等27项事务的公开清单目录,每月的公开日进行集中公开。群众通过手机扫描“村情通”二维码,可实时查看村级“三务”公开情况和小微权力清单内容,并建立反馈落实机制,为群众打造“指尖上的公开栏”。
目前,“码上公开”覆盖了全县所有村居,692个村级党支部全部上线,累计公开事项26万件。“码上公开”丰富了公开方式,拓宽了农村“三务”监督渠道,扩大了群众的知晓率和知情权,打通了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实现了“阳光村务”,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村风好转、村情稳定。
“‘数字村务’乡村‘智治’模式的推行,从源头上规范了农村村务管理,畅通了基层政府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探索了新路径。接下来,费县将继续探索‘数字村务’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的增值应用,助力乡村治理领域数字化改革,不断提升农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费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续利民表示。
临报融媒记者 赵泽军 实习生 王淇 通讯员 宋振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