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九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
6月11日,临沂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九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临沂职业学院启动。全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陈桂林,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蒋士秋,临沂市政协副主席张玉兰,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钟呈春等出席活动。市有关部门、县区负责同志和来自全省的300余位非遗传承人参加了活动。
开幕式上,为全市十佳非遗工坊、优秀非遗工坊、优秀非遗传承人和工作者颁奖,并参观了“非遗手作 校园大集”非遗博览会,活动还邀请蒋士秋处长就非遗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作了专题讲座。全省200多个非遗项目参加了博览会,项目涵盖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类别,现场展示了编织、剪纸、手绣、文房四宝、木雕、泥塑、面塑、食品等上百种产品,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周边群众参观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保护好、利用好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文明、弘扬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展示非遗事业发展成就、人民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加强非遗业界交流合作的重要节日,今年的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市将庆祝活动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相结合,今年已经是第九届盛会,活动期间将举办“匠心手造 青春力量”文创大赛、“遇见非遗”微视频大赛、“百人匠心 校园市集”非遗博览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知识竞答、非遗工坊成果展等活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将其作为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名市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逐步健全完善非遗保护体系,非遗保护工作屡创佳绩。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省级65项、市级326项、县级1461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22人、市级267人、县级518人。有省级生产性保护基地4个,省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6个,非遗研学旅游基地26个,手造特色乡村33个,非遗工坊186处。
临沂大学入选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柳琴戏传承基地,临沂职业学院获评省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基地,临沂职业学院报送的《临沂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暨非遗博览会》入选山东省“非遗进校园”典型实践案例。费县手绣传承人卞成飞在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现场作典型发言;费县手绣卞成飞、沂蒙小棉袄吴照京、莫氏绒绣莫宗荣、高榆木梳丁明文被评为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木旋玩具樊继美、临沭柳编杨进邦、彩印花布张明建、柳琴戏刘莉莉被评为省模范传承人。沂州里特色商业街、沂州古城、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文旅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依托这些项目,我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展示宣传等活动,为临沂的文化名片增添了鲜亮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