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新闻网讯 隆冬时节,记者走访了沂沭河沿岸的几个第一书记村,考察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兴农先兴水,几个村都做活了“水文章”,而水的背后则是电力供应。
若评选沂蒙老区农业自然条件最好的村庄,沂河新区梅埠街道的大墩村定会名列前茅。
从临沭经河东到郯城,有一条宽约2公里的黑土带,大墩村就坐落在稀有的黑土之上。不仅土质好、土层厚,且全村人均耕地多达1.6亩。
从河东经郯城到临沭,有一条长约20公里的人工河——分沂入沭河道,大墩村位于河道的北侧。河道水源丰富,缓缓东流,灌溉用水取之不尽。
为大墩村解决农田水利用电。
但是,如何把两大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把河水引到田间,成为这里的一大难题。为此,大墩村民奏响了“三部曲”。
靠天吃饭。分沂入沭河道开挖之前的漫长岁月里,大墩人种地只能靠天上下雨地上流。
肩挑车推。上世纪70年代,分沂入沭工程完成,村民通过肩挑、手抬、小车推,从河道里取水灌溉。1978年,亩产小麦过百斤,成为大墩农业史上的大事。
打井抽水。全村在2750亩耕地上,先后打大小井10多眼,用柴油机抽水灌溉。2015年,春天亩产小麦过千斤,秋天亩产玉米过千斤,“吨粮田”成为大墩的名片。
但是,“吨粮田”背后是打井抽水的艰难。入春时节,各家的劳动力带着铺盖卷,在井口附近露天而卧,彻夜排队。你家抽完了水,我家再把柴油机抬上去,把管子插到井里抽水。浇一亩地,要耗费近20元的柴油,须两个人操作才能完成。大旱之年,抽上一两个小时,井水就干涸了,庄稼大幅减产在所难免,“吨粮田”并非“铁饭碗”。
市派(临沂报业集团)第一书记进驻该村后,提出要打造“自驱幸福成长型”党支部,列出了十大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架电引水”名列首位。
面对畏难发愁的村民,第一书记问,距离河道更远的小墩村,为什么在7年前就架电引水到田间了?所以,凡事担当作为就不难。
今春旱季,他们向河东区委作了汇报,又找了河东供电公司,得知大墩一带的供电归临沭县供电公司,他们又辗转对接上了该公司负责人。
镜头切换到临沭县供电公司。
接到请求后,在没有通知大敦村委的情况下,临沭县供电公司领导携业务科室主任一行,悄悄来到实地考察,看地形、察体量、算细账。
与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不同,农田水利供电只有春旱一季,也就是一年用一回电,但设施及维护成本却一样不少,从经济角度算,农田水利供电只亏不赚。
到底向不向大墩村供电呢?他们确立了新的站位:为乡村振兴“充电”,为产业振兴助力,是时代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国企义不容辞。
农田水利供电通了,大墩村“两委”给临沭县供电公司送锦旗表谢意。
施工赶上盛夏时节。66根电线杆、9000多米电线、800多米电缆、一台变压器、一台大功率抽水机……投资达到200多万元。通过架电引水,河道的水就可以被抽到渠道里,再自流到田间地头。
看供电部门挥汗施工,大墩村委也没闲着。他们发动老党员,整修了5000多米的渠道;第一书记向临沂安众电力工程公司争取来一台变压器,以便让水流能延伸到偏远的地块。
明年春天,架电引水将发挥效益,相比抽水浇地,不仅效率提高,还能节省大量人力,每亩地的灌溉成本也将节省三分之二。
离开大墩村,沿河道往东来到分沂入沭的终点——临沭县曹庄镇朱村,市派(市财政局)第一书记村。
近几年,朱村依托红色历史和丰富的水源,大力发展乡村红色旅游。作为电力部门,如何助力这项产业?他们与驻村第一书记谋划,提出了“红村绿电”的概念,并付诸实施。
一方面,通过线路互联互供改造,引入周边水电替代原来的火电,让红色朱村用上“绿色电”。
另一方面,从小处着眼,推广绿色用能新模式。车棚上方安装光伏,发的电用于充电桩,建成零碳运营充电站;安装屋顶光伏及储能装置,建成“零碳”彩虹驿站;将朱村片区169户屋顶光伏并网,实现年发电收益180余万元……
采访的最后一站,是市派(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第一书记村——临沭县临沭街道埠前村。记者看到,由第一书记引资3000多万元建设的300亩大棚,已经全部完成电力供应,变压器、电缆、电线、节能灯配套齐全,使得灌溉和照明有了保障。架上“致富电”,这些大棚每年将为村里增收200余万元。
产业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建引领、技术支撑、水电供应一样不能少。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大局中,第一书记与电力部门担当作为、形成合力,成为其中不可替代的一股力量。
临报融媒记者彭庆东 通讯员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