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沂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冰雪经济,滑雪场、戏雪乐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冬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然而,记者采访多位冰雪从业者了解到,在这一片繁荣景象之下,诸多深层次的短板也逐渐浮出水面,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资料图片
冰雪景区运营成本高昂 发展面临重重压力
临沂市的冬季低温期较短,通常只持续两个月左右,即从12月中旬至次年2月中旬。这一限制使得本地雪场的运营时间受到极大影响,设备在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运营成本分摊压力巨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部分雪场在淡季不得不选择停摆,而一些规模稍大的雪场则尝试通过拓展夏季项目,如山地露营、滑草等,来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冰雪旅游项目不仅运营时间短,其前期资金投入和后续维护成本也相当高昂。以造雪机为例,一台国产造雪机的价格就在数万元,而进口设备更是高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对于稍具规模的景区来说,仅造雪机的数量就需要配备十多台,这无疑增加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此外,景区还需要聘请专业的教练团队、安保人员以及救援力量,这些人力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滑雪场在选址上也面临诸多限制,通常需靠近水库以便抽水造雪。然而,这也带来了高额的抽水费用、电费以及人工维护费。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下雪天,也并不一定对滑雪场有利。因为只有当温度达到零下时,造雪机才能有效地将冰面铺开,并维持雪面的稳定性。这种对地理位置和天气条件的苛刻要求,使得滑雪场在运营上更加困难。
记者调查发现,临沂市的冰雪景区往往只是现有大型旅游景区的产品线补充,或者是企业在冬季的附属产业。这种定位使得冰雪景区的运营时间非常有限,难以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以茶山滑雪场为例,每天的运营费用高达3万元,而运营时间却仅有六七十天。这种短时间的运营和巨大的成本压力,严重制约了冰雪景区的发展。
因此,临沂市的冰雪景区在运营成本、运营时间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景区需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方式,拓展夏季项目等配套业态,以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
资料图片
高端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临沂冰雪产业发展
我市的冰雪运动产业在近年来虽然有所发展,但仍面临高端专业人才匮乏的严峻挑战。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本地冰雪运动爱好者的体验,也制约了冰雪赛事的举办和冰雪产业的精细化发展。
一方面,临沂本地擅长冰雪运动的人群基数相对较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冰雪运动需求。对于追求极致体验的冰雪运动“发烧友”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前往雪道更长、配套设施更完备的东北大型滑雪场。这不仅是因为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更适合冰雪运动,更因为那里的冰雪运动氛围更加浓厚,服务水平也更高。
另一方面,雪场教练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目前,我市雪场教练一部分是从东北等区域聘用的,另一部分是经过短期培训就匆忙上岗,他们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高阶玩家对于技巧提升的需求。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滑雪体验,也限制了本地冰雪赛事的规模与专业性。高水平的冰雪赛事需要专业的教练团队和运动员参与,而临沂目前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显然不足。
针对临沂市冰雪产业面临的高端专业人才匮乏问题,部分从业者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强调政府、景区与学校应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临沂冰雪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为了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景区与学校可以开展深度合作。景区可以提供实践基地和实习机会,让学生们在真实的冰雪环境中学习和体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学校则可以依托景区资源,开设冰雪运动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冰雪运动兴趣和技能。通过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本地冰雪运动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此外,政府、景区与学校还可以共同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接触和了解冰雪运动。通过举办校园冰雪运动会、冰雪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热爱,为冰雪产业培养未来的专业人才和消费者。
记者从琅琊勇士冰雪运动休闲公园景区了解到,目前该景区已经与临沂现代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学校可以依托景区开展相关课程。这一合作模式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也帮助景区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据景区负责人介绍,通过这种深度合作,学生们能够在真实的冰雪环境中接受专业培训,不仅掌握了基础滑雪技能,还提高了对冰雪运动的理解和热爱。同时,景区也从中受益,通过学生们的参与,增加了游客的互动性和体验感。
装备产业缺失,品牌影响力弱
临沂的冰雪经济在近年来虽然有所发展,但仍面临装备产业缺失和品牌影响力弱两大核心挑战。这些短板不仅限制了临沂冰雪产业的进一步壮大,也影响了其在全国冰雪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
据了解,山东拥有2000余家冰雪相关企业,位居全国第二。山东冰雪器材制造企业已初步形成了威海冰雪运动器材、济宁冰雪运动服饰、德州仿真冰和滑雪模拟器等制造业集聚区,涌现出威海开泰体育、济宁建华中兴等一批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在这一领域抢占先机,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而反观我市,尚未形成完整的冰雪装备产业链,大部分冰雪景区所需的设施、用具等主要依赖外地采购或进口。这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也限制了临沂在冰雪装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临沂虽然拥有多处雪场,但缺乏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各个景区的宣传推广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和合力,导致临沂在冰雪旅游市场中的知名度不高。相较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崇礼滑雪胜地等知名品牌,外地游客对临沂冰雪景区认知度不高,游客停留时间短,多为“本地游”“一日滑”“过路游”,二次消费潜力未得到充分释放,难以形成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冰雪旅游资源的整合和规划,打造具有特色的临沂冰雪旅游品牌,加大对冰雪运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广泛传播冰雪运动的魅力与乐趣,吸引更多人参与。同时,政府可举办各类冰雪赛事和活动,如冰雪节、滑雪比赛等,提升临沂市的冰雪运动氛围和知名度。此外,可以优化滑雪场资源分布和加强资源整合,打造冰雪旅游休闲小镇、滑雪旅游度假地等多业态融合的冰雪旅游综合体,创新消费新模式,可以采用例如 “沂蒙冰雪之旅” 的统一品牌,设计涵盖多雪场、特色民俗村落、红色文化景点的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游客深度游玩,塑造临沂冰雪旅游新IP。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