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这里的蔬菜大棚有些与众不同,鹅卵石取代了传统土壤作为种植床,石头缝里长的小白菜、芹菜、小西红柿等各色蔬菜应有尽有,可谓是种菜不用土 。
旁边建个养鱼池,鱼塘地上盖,里面分门别类地饲养着各色观赏鱼和十几种食用鱼类。
大棚内养鱼,石缝里长菜,成为依汶镇农业生产的一道新风景。鱼池与鹅卵石种植床通过暗管连通,实现了生态循环。
高上的“鱼菜共生”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全年不停歇的现代化种养技术模式。简单说就是投喂饲料养鱼,再利用水循环把鱼的粪便带到鹅卵石种植区域,微生物分解后蔬菜吸收营养,水最后经过净化后再回到养鱼池,可以说是鱼肥水,水浇菜,菜净水,水养鱼。
各项指标都是通过智能化监测并进行自动调整。为攻关“鱼菜共生”模式,高上将该项目拆分为14个模块,分别交由14个博士负责,最终历经九年取得突破。高上说我们这个池子是直径8m里面最多可以养到5000斤鱼,我们是根据鱼体的重量来推算投喂饵料的重量,饵料的投喂的重量跟鱼的排泄物是直接成正比,这个系统的整体的分解能力决定了你可以允许他投喂多少的饲料完全是人工智能算法自动控制的,不需要人工干预。高上算了一笔账:比如我们养殖鲈鱼,同时种植生菜,每年产出一万斤鲈鱼、两万斤生菜可实现28万元收入
全部采用鹅卵石种植,依靠鹅卵石良好的持水性有效促进蔬菜的根系生长,植物的根系在这种环境中生长发达,我们之前曾进行过测量根的长度,通常是蔬菜本身高度的一到两倍,钻进石头缝里喝水,不但喝得快,而且喝得足,拿小白菜儿来说,生长周期比土壤种植的要缩短一周左右。
每平米的鹅卵石每年最多可以生产100斤蔬菜,高上说目前我们是鱼菜共生行业唯一一家获得有机认证的企业。
菜的味道非常的浓,还没有任何的硬丝,另外这个茬口也非常的平,水分含量非常足,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它是有菜味,现在这一套鱼菜共生系统中种植的蔬菜品种达到40种鱼的品种达到20多种。
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道路上,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镇如何有所作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八个字形象地反映出依汶人因地制宜的智慧。一方面,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纷至沓来,参观考察,带来了新信息;另一方面,当地人也走出去,请进来,对新技术、新模式保持着饥渴的态度。
沂南县依汶镇党委书记姜春晓表示,我们以蔬菜生产、畜禽养殖、林果种植的大统筹、大融合和大循环为产业导向,规划农牧循环产业园区,在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实践,实现农牧结合、种养一体、无缝链接、闭环发展。
1.5小时或80公里,这是依汶与中国农科院、南开大学、天津农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所圈定配送范围。“我们建设了分布式前置室内农场,推广标准化、智能化、安全化生产,申请‘三品一标’,并在省派第一书记村建设城镇高端生鲜产品配送供应基地,用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市场。”姜春晓说:“生产基地的前置,省去市场、运输、批发、超市等环节,做到产地直达终端,同时按照约定分配利润完成返还,确保合作社旱涝保收稳定持久,让群众解决后顾之忧。”
目前,在分布式前置生产基地的引领带动下,这里三产快速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依汶特色的产业发展品牌效应。“三五农人”蔬菜通过了国家有机认证、养殖的各种鱼类通过欧标“GAP”认证、“百惠青田”等八个蔬菜品牌通过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沂南黄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前置室内农场生产的高端生鲜农产品成为走进城镇居民菜篮子的抢手货。(通讯员 刘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