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童童 见习记者 王金慧 临沂报道
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品质。近年来,兰陵县下村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2021年,下村乡被确定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乡镇。此后,下村乡按照示范片区建设新目标、新要求,重新理思路、做规划,坚持顶格推进形成合力,持续抓好爱国卫生运动、产村共建农文旅融合等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村庄的美,让村民自豪
时间虽已进入季秋时节,可走进兰陵县下村乡上村村,植被吐绿,秋水起波,仍然一片生机勃勃景象。
漫步村中道路便会发现,住宅外墙粉刷一新,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唯有偶尔抖落的树叶,为村里增添一片金黄。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村民们自是喜出望外。
最近几年,每每提起上村,村民王家友底气很足。
“你看,俺们村建设的多漂亮。不仅有外墙喷绘,道路干净,村里还打造了很多景观。亲戚朋友来到这里,都羡慕的不得了。”站在村中一处路口,王家友调门变高,指着村中不同方位,话语中尽是自豪,想将村里的变化一股脑说完。
王家友的幸福故事,源于下村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
为做好美丽乡村工作,下村乡成立以乡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双组长、8名科级干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分区划片、协调共进。定期调度汇总,集中分析、解决问题困难,确保高标准完成打造任务。
下村乡按照“三生三美”打造要求,聘请规划设计团队,对全乡76个自然村以及林果集中种植片区、主要生态资源区等进行了实地调研,制定了“一线串联、四区共兴;两点提质、多彩呈现”的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思路。集中体现下村山、水、林、田、草自然生态和特色村居、各色文化载体、乡村产业业态。
漫步上村村大街小巷,用青石板垒成的地堰随处可见,远望如一段段“小城墙”。地堰内种植了各类花草,俨然成为村民的后花园。“修建地堰,石材为就地取材。”上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加福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上村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凸显上村特色,而非千篇一律。
美的环境,塑造文明习惯
建设美丽乡村,贵在可持续性。
为此,下村乡按照科级干部包工作区、包点人员管村、村干部包街、党员包巷的原则,层层压实责任,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全乡集中开展“五堆”清理活动,农村居住环境有效提升。同时,强化检查督导,确保治则见效,长效保持。
在此过程中,村民爱护环境的自觉性被激发。午间时分,上村村村民武计云家中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她正在厨房中切菜,准备为家人烹制可口的菜肴。
走进武计云家中,客厅地板几乎透亮,白色墙面不落尘埃。武计云说,自家环境卫生好了,看着就舒心。
武计云本来就是非常爱干净之人。平时闲不住,将家中各个角落擦拭的干干净净。她说:“看着村里建设的这么好,感觉更有义务将自家收拾的板板正正。才能跟村里整体环境相得益彰。”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上村村先后开展了家风家教一条街建设、美在农家示范户评比、墙体喷绘、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绿化等工作。
好的环境,无形中影响人。如今,与武计云有相同观点的村民,越来越多。村民们不仅“各扫门前雪”,还将打扫卫生的范围进一步外延,共同呵护居住的家园。
同时,下村乡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村民做榜样。在武计云家附近,好几户百姓家门口都被悬挂上了“美丽庭院”示范户的牌子。王加福说,通过点带面,能够很好的形成爱干净、讲卫生的氛围。
面子光鲜,里子也充实
下村乡深知,乡村的美,既要有美丽颜值,更要有内在价值。
为此,下村乡以“四雁”工程为引领,持续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依托36个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重点打造了青冠脆桃、大樱桃、金银花、双孢菇、金花葵等特色种植基地,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品牌正在形成。
立足本地民俗文化资源,先后招引天际乐器、木风寨木艺品、艺扬花纸、埠阳剪纸等文创项目,依托文创产业建设了总投资1.2亿元的兰陵文创产业园,5个文创展馆集中展示了9家本土文创企业产品,并成为2021年全市美丽乡村现场会观摩点。制定出台农家乐开办鼓励政策,新增特色农家乐11家,对持续经营3个月以上的6家农家乐发放补助资金15.8万元。另外,115师师部旧址恢复项目、国防教育研学以及听禅小院、红色米坑精品民宿等一批休闲项目正提档升级。
下村乡主任科员赵其昌介绍,2021年以来,下村乡累计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其中市级奖补资金1500万元全部到位,县级配套资金及整合的水利、扶贫、农业农村等部门涉农资金5000余万元,社会资金200余万元。着力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推进工作,坚持描绘好美丽乡村画卷,要用“颜值”让乡村振兴有更多“希望值”。
不久前,下村乡进入“全市十强宜居乡镇”公示名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打造美丽乡村鲁南样板区和引领区。”赵其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