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琅琊新闻网讯 2021年6月19日,海南传来喜讯,“中国花谷”的输出项目——“云美·花谷”作为海南省重点项目,正式签约入驻海南自由贸易港!
6月26日,来自京东自营、天猫国际全国两大电商平台及抖音平台的数据显示,先后与其签订合同、共同开创全国最大花木园艺基地的“中国花谷”,“6.18”期间销售总额达2000万元。
8月16日,重磅喜讯再传:“中国花谷”创建的全省唯一花木出口企业——欧创进出口贸易公司正式挂牌。仅意大利客商一单贸易数额即达470万欧元,备受外国客商喜爱。中国盆景,以“文化使者”的身份,满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序言
凤凰涅槃 缔造“花谷”
琴瑟和鸣,有凤来仪。诞生于东夷文化发源地的琅琊古城,沂蒙精神孕育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花谷”,仿若金凤,历经十八年磨砺,终以丰盈的羽翼、骄人的步履,承载着八百里沂蒙的钟灵毓秀,在齐鲁大地翩然起飞,飞往浙西、闽东、海南、重庆……把美丽与芬芳送到千家万户,在建设“美丽中国”的雄浑交响中绽放时代芳华,奏响创新强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中国花谷”,是临沂践行“两山精神”的经典之作;是齐鲁大地建设“美丽中国”的创新样板——突破了传统地域花木产业的局限,以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坚韧与魄力实现了转型、突破与升华,把根深深扎在乡亲们心中,历经近十几年的精心酝酿与深度涵养,2020年终于瓜熟蒂落、正式规划建设。
“中国花谷一期,我们已建设了国际海棠艺术中心、国际百花城、花木生态谷、中国(临沂)花木博览城、中国花谷科研示范基地五个成熟项目。‘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建设一馆、一园、一基地,一城、一镇、一市场,通过发展共享经济、数字经济,赋予传统花木产业新动能,架起花木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高速路!”谈起发展远景,罗庄区十里堡社区的掌舵人、社区党委书记任玉勇信心百倍。
“我们要在沿陷泥河两岸这一带建设百花湖,周边包括十里花街、花卉博物馆等;并沿这条生态谷南下,直到武河湿地沿岸,打造出一条‘中国花谷’美丽经济带!整个产业带绵延16.5公里,未来5年可吸纳15万人就业……”任玉勇和十里堡社区党委一班人俨然是各个分战场上的指挥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十里堡,何尝不是任玉勇的“战场”,浸透了他18年心血与付出的战场。
从一个普通平凡的小村庄,蜕变成江北闻名的“中国花谷”;从名不见经传的大社区,成功转型为全国几大电商平台签约的中国最大“花卉苗木”栽培供应基地。“花样十里堡”,用十年时光,抒写了一部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绘就了一幅“低碳生活”的中国画卷;打造出“美丽产业”的践行传奇!
“美丽三部曲”1
安得广厦千万间
谁也不曾想到,如今花团锦簇、青翠葱茏的十里堡,18年前却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
底子薄、基础差,负债300多万元;任家圩子、孙家圩子、吕家圩子、徐家圩子及后楼5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宗族矛盾、纠纷时常发生,是远近出名的“上访村”。人均耕地少,经济停滞不前,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在2000元左右徘徊……
党旗如画,让人以青春挥洒
谋事在人。改变,是从“兵支书”任玉勇那股子“韧劲”开始的。
任玉勇是土生土长的沂蒙汉子,从小立志当兵,18岁圆梦参军。因表现突出,入伍仅8个月就光荣入党,是唯一年内入党的新兵。
“部队,是我人生的第一所大学。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就是在那时确立的。”
1993年,任玉勇从部队退役回乡。令人羡慕的罗庄公安分局巡警大队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并没有“栓”他的“野心”:想在商海中搏击长空、一展身手。他毅然辞掉工作,到临沂批发城自主创业,凭借着吃苦耐劳和精明才干一路摸爬滚打,没几年工夫就在市场站稳了脚跟,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可每次回到村里,面对穷困的乡亲和破旧的村庄,任玉勇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个人富不算富。我是党员,如果能让乡亲们都富起来,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放下个人财富,造福更多人,值!”
1999年,经过深思熟虑的任玉勇,毅然放弃手中红火的生意,参加社区党总支的换届选举。2003年9月,在村民热切的期盼中,任玉勇当选为社区党总支书记,成为一名地道的“沂蒙兵支书”。
“要么不干,要干我就干最好的!”任玉勇以赤子初心,立下坚定誓言。
打铁还需自身硬。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后,任玉勇首先抓的就是队伍建设。他认为,“只有打造一支铁打的党员干部队伍,才能带领群众致富!”
通过公推公选的形式,充实了一批想做事、能做事、会做事的优秀人才参与到社区的发展中来。队伍扩大了,“严”字当先,提升班子成员的思想觉悟和干事创业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班子成员带头,每天早上8点准时点名,学习、开会,18年雷打不动,熔锻出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班子队伍。通过班子成员的知行合一,激发了党员骨干的热情和责任心,形成齐抓共管、团结向前的局面,赢得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十里堡社区拥有了一个坚实的稳定的发展环境。
居者有屋,幸福像花儿绽放
民生,是最大的工程。
刚上任时,村里找不到一条像样的大街,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房屋老旧不堪,雨季随时都面临倒塌危险。“那时村委大院每天都有来反映情况、要求解决问题的群众,各项工作根本没法正常开展……”回忆起从前,仍历历在目。
任玉勇和村支两委一班人决定“根治”,从彻底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入手。
时值全市对沂河沿线统一规划,沿岸各村居停止对宅基地审批及普通民房建设。而社区2003年以前已批了283位宅基地,部分村民对政策不理解,纷纷抢建住房,秩序一片混乱。
让居者有其屋!“兵支书”任玉勇披荆斩棘、勇于担当,让村民们心悦诚服。
村支两委一班人分头入户,到群众家中谈心,在唠家常中慢慢把问题说透、讲清,并把社区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讲给每一户群众听。最终赢得了283户的理解和支持,顺利拆除了违章建筑。
迈开了最艰难的一步,解决居住拥挤、大龄青年婚房短缺等问题就迫在眉睫。“改旧村腾空地,建市场富群众”的总体思路应运而生:先后规划建设了30栋居民楼,安置了800户居民入住,被收回宅基地的283户居民第一批率先住上了新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任玉勇立足长远,多次组织党员和居民代表到华西村、上海、南京等地学习,使大家的思想观念得以更新,认识到规划与综合整治的重要性,提升社区环境的愿望更为迫切。
“科学规划、综合效益在先。凡破坏生态或对长远发展有损伤的,一票否决!”短短几年时间,4个组团103栋居民楼、占地48万平方米的滨河花园“幸福样板社区”拔地而起:草坪、健身广场一应俱全,学校、医院等生活服务全配套。共安置居民2382户,硬化、绿化、亮化道路1万平方米,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老百姓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
十年磨一剑。2020年,十里堡社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1亿元,人均纯收入2.42万元。最穷的村一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进村。
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打造社区建设的“幸福样板”,成为社区党委的新目标。集体出资为所有居民购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为每人每年发放粮油补贴,由最初的720元提升到1200元;设立孝德基金,为年满55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按年龄段发放养老金,每年的重要节日发放节日福利;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银龄安康保险;为年满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发放1000元祝寿金以及粮油物品;居民每人分得4万元1股的股份,年年分红……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累计为社区居民发放各项福利待遇逾1.2亿元,基本实现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扶、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学有所教、需有所供”的目标。
“住高楼,搬新家,生活环境顶呱呱……”这是十里堡社区柳琴剧团自编自演的剧目,十里堡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美丽三部曲”2
文化铸魂
打造新时代城市社区“幸福样板”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才是一个乡村的真正振兴。”
乡村记忆,物以载道的文化传承
千百年来,乡愁是中国人对故土山水人文的悠长眷恋,是文化的“根与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中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时代课题、历史答卷!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老城前门曾说过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对乡愁的阐释,真切又温暖。
“文化根脉缺失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温度与生命力的。”任玉勇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富起来,也不能忘记过去艰苦的日子!”他念念不忘那伴他成长的泥土芬芳。
物以载道。任玉勇决定收集、珍藏十里堡乡亲们几十年艰苦创业留下的老物件,心中也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筹建“乡村记忆馆”,传承即将消失的农耕文化!
五年的打磨,2017年5月,全省首家“乡村记忆博物馆”对外开放:展陈面积1400平方米、展品达数万件。从衣食住行、礼尚节令、历史名人等片段,展示了源远流长、淳朴厚重的鲁南乡村民风民俗,将百年的发展历程浓缩在人们面前。大家踊跃把“沉睡”了多年的“宝贝”捐献出来,唤醒了人们对乡村的历史记忆,成为山东省唯一的村史教育基地。
一架纺线车、一顶虎头帽、一副剃头挑子、一处打铁的炉,都真切地呈现着童年的记忆,再现曾经市集的熙熙攘攘……“生活的还原度很高!”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不少离开家乡几十年的十里堡人慕名归来。睹物思情,看到一幕幕无比艰难的过去,不禁热泪盈眶:“一定要让下一代和孙辈们来看看,不能忘本……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有如此安稳踏实的归属感!为有今天这样幸福富足的生活而骄傲!”
留下乡愁,就留住了“根”,才能有将来长久的“根深叶茂”的滋养,更成为城市生活永续奋斗的精神动力!
孔子学堂,城市社区的“和谐样板”
2017年6月,全省首家社区“家风馆”在十里堡启幕。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们涌入馆内,在自姓的祖训、乡邻的家风前长久驻足、感慨万千……
年逾八旬的孙老汉,紧紧握着任玉勇的手老泪纵横:“你做了我们几代人做梦都想完成的事。后生可畏、厚德可敬呀!”
“天下之本在家”,良好的家风,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家风,是文化的传承。十里堡社区7000多人,37个姓氏。用家风祖训这些祖辈流传至今、令人信服的文化传承来凝聚人心、建设和谐家园,是任玉勇以“文化引领,打造新时代幸福样板社区”的智慧之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任玉勇的心中,“文化引领”的信念坚如磐石。
曾经的十里堡,村民们物质富足了,却填补不了精神上的匮乏。
一幕现代版《墙头记》的上演,对任玉勇的触动很大:村里一位花甲的老太年轻时守寡,含辛茹苦将几个儿子抚养成人。可儿子们却不孝顺,彼此推搡不愿照顾老人,还争夺起她还建的房产。矛盾虽调解了,但他却开始深刻反思深层的原因。
“物质富裕了,满足感只是短暂的;只有精神上的充实,才能生发真正的文化自信”。任玉勇认为:“乡村振兴”要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化育人心,让人们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城市新社区打造,需从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开始。让家风家教、乡贤祖训、村规民约“古为今用”,助力打造“浓郁的乡情、人情,邻里守望关爱”的和谐社区,真正成为社区的精神文化高地。
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中“七孝”在临沂:“王祥卧鱼”等故事广为流传——任玉勇以这一文化传承为突破口,带领一班人做出了《十里堡社区文化发展的十年纲要》。“建设一座孝文化广场,使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生活,引领居民行孝向善”。
以“孝、善、和谐”为主题,传递“孝心、孝义、孝德”,弘扬传统文化的“孔子文化广场”应运而生:广场占地30亩、以孔子像为主题雕塑;“孝经柱”雕刻《孝经》全文;“浮雕墙”讲述了12个感天动地的孝行故事;“浮雕柱”是以24节气为主题的景观长廊,展示了深厚的传统农耕文化;广场地面篆刻《三字经》,老人孩童可俯身诵读,尽享天伦。
孔子文化广场的建成,成功打造出新时代“社区客厅”的成功样板——既是“文化引领”的典藏之地,又是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每晚,这里便成为欢乐的海洋:社区居民自发地组成秧歌队、拉丁舞队、广场舞队,四季活跃在广场上,形成十里堡独有的“文化现象”;全市的社区邻居节、全民健身文化晚会以及端午节包粽子等各类群众活动也常常在这里举办。在齐鲁大地打造出“大义临沂、孝心十里”的文化品牌。
“社区书记,只是人民的垫脚石。应该倡导人们多行善事,提升内在的幸福……”在文化引领的路上,任玉勇以身践行、坚忍不拔。“文化之所以能传承,是因为世世代代在不断融入、创造,继而落实在行动中”,他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镌刻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上。
2015年5月,在中国孔子基金会指导下创办的“十里堡社区孔子学堂”正式建成,成为临沂唯一一家、也是全国第17所“孔子学堂”。通过讲诵经典、德行礼仪等形式,让居民广泛参与、感知到传统文化的美妙与博大精深,进行精神“补钙”。
“孔子学堂”直接受益的社区居民近万名,间接受益者更是不计其数。其规模和影响力,已是全国前列。为打造城市新社区的样板,提供了可借鉴的“文化符号”。
与孔子学堂相呼应,一所从幼儿园到初中一贯制的高标准实验学校拔地而起。精良的内外配置、优化的教资,让十里堡居民感受到强烈的“幸福”。社区党委同步加大对社区公共事业的投入,投资4000多万建设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成立四点半学堂、夕阳红驿站、“柳琴飞扬”剧团、“舞动十里”秧歌队等,使各年龄段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有任书记这样处处为大家着想的贴心人,生活在十里堡,是一件太幸福的事情”;“我们年轻人没有了后顾之忧,愿意扎根家乡共同建设我们的花样十里堡!”幸福十里堡,成为齐鲁大地社区建设的文化高地,当之无愧的新时代城市社区建设的“幸福样板”!
“美丽三部曲”3
人与环境和谐共进
才是发展的最终目标
从“居者有其屋”到“幸福十里堡”;从尘土漫卷到步步鲜花,物质与精神文明“双生花”的盛开,实现了十里堡“由弱变强”的巨大突破与变化。
任玉勇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强村富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几年间,他带领一班人闯出了一条“强社区、扩经济、兴市场、富群众”的高速路:2007年鲁南国际粮油物流城建成;2010年深莞城开工;2011年,以房地产开发、市场物管等多领域发展的集体经济实体——金谷泉集团公司成立;2012年“十里坊商业街”成功招商;2013年怡和国际房地产项目实施;2014年沂河路南实施投资开发;2016年自主开发的十里洋房开盘热销……一年一台阶、十年大跨跃。坚守初心、砥砺奋进,奏响发展的雄浑乐章。
绘写“基因”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临沂,古称琅琊,是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
十里堡与花卉有着不解之缘。以出土《孙子兵法》闻名遐迩的金雀山及不远处的银雀山,千年生生不息地盛开着金黄、银白两色的“金雀花、银雀花”。两座山不远处的十里堡,自古就有种植花卉的传统习俗。除“金银两雀”珍稀花种以外,海棠在十里堡也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十里堡花农经长期的良种选育,嫁接培育出了沂州海棠,1983年起大面积种植,形成“十里海棠观沂州”之盛景。2010年沂州海棠被命名为“临沂市花”。
上世纪90年代,十里堡成为家家户户种花的“花乡”,自发形成2公里的花街。花农自繁自育千头菊等花卉,赶四集、摆地摊。2000年伊始,花农开始下广州、上北京、奔上海、闯内蒙,把沂州海棠的独有之美送往大江南北,在全国崭露头角。
十里堡不仅有传统花卉的“基因”,苗木盆景造型,更是“人无我有”的强项。原产日本的黑松附加值极高,常与梅花、翠竹配植,附以山石,组成“岁寒三友”松石盆景——这一高端盆景,培植难度极大,却在十里堡人的攻坚克难下发展成为特色产业,吸引着大量国内外盆景爱好者趋之若鹜。仅此一项,目前每年交易额达10亿元。
花木产业,十里乡村满庭芳
十年磨一剑,十里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沂蒙精神蕴含着创新创造的因子,刻印着山东人民自古就有的敢闯新路的传统……”省委书记刘家义的话,时刻激励着干事创业的十里堡人。
“弘扬沂蒙精神,必须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任玉勇以“沂蒙兵支书”的赤子深情与担当,选准突破口,大胆创新“大花木产业”。立志一辈子扎根社区,践行产业报国,以创新实绩报党恩。
“十里堡不是小富即安,是肩负社会责任、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创新的十里堡;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十里堡……”
千言万语汇成一个字:“干”!
2005年,任玉勇带领两委成员去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考察。“大年初二刚下完大雪,就开车去了北京,一个月去了四趟。砖怎么砌、水怎么造,都要学。”军旅生活的磨砺,让他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一丝不苟。仅用半年时间,就高标准地建成了江北单体面积最大的“鲁南花卉市场”。6万平方米,集销售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800个经营户迅速扎根。吸纳了鲁南、苏北及周边省份的众多商家、花卉盆景爱好者前来,成为爱花人的“乐土”。
2019年,市场改造升级为占地700亩、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的“中国(临沂)花木博览城”,成为全国花卉流通的重要南北中转枢纽、国际花卉物流的集散地。苗木、盆景、精品桂花、水族宠物、鲜花绿植、红木奇石、园林资材、假植区等八大业态区域一应俱全,最高日交易额达2200万元,仅此一项为村集体年增收近千万。社区经济发展步入加速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全国各地2000余家经营户、20余家盆景协会、上百家园林绿化公司入驻花木博览城,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集批发、展示、零售于一体的新型花木产业集群。
“城中的森林”,给十里堡带来崭新的希望!
以“沂州海棠”为设计原型打造的国际海棠艺术中心应运而生。成为社区地标,国内首个“花木科创中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集品牌化、高端化、情景化、工厂化于一体的花木产业贸产服体验中心。建有面向RCEP的贸产服数字化融合发展展示、红鹦鹉网红直播、多肉、苔藓和乡土树种组培实验室及沂州海棠反季节催花研发中心。这里既是“中国花谷”项目的会客厅,也是十里堡花木产业研发设计、创意孵化、新业态推广的基地,直播了数场线上国家级插花艺术节。
“中国花谷”会客厅,催生了立足全球的花木数字馆——百花馆。以金雀花、银雀花为创意,六瓣花造型的建筑,仿若一座永久盛开的金银花雕塑。会展交易、电子商务、数据信息、人才孵化、数字拍卖、科教体验六大中心一应俱全:中国盆景拍卖大厅,将形成中国盆景信息数字中心,实现365天“买全球、卖全球”;“花木种子盛宴”,利用激光、光束叠加、定影、量子等全息技术,让游客身临其境,通过每一粒不同植物的种子成长的过程,体验生命至上的快乐;同时打造国内品种最全的植物种子库,实现种子的标准化生产和数字化交易。
百花馆,肩负起全国及国际间花木盆景产业交流的使命,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作为“中国鼎、中国尊、中国爵三大国家级展会”的永久会址。仅2020年秋,就相继举办了中国(临沂)国际赏石文化博览会、中国尊·中国盆景收藏家藏品国家大展、亚洲电子商务生态大会暨首届国际花木产业数字博览会(临沂),成为中国花木走向世界的桥梁。
展望
做建设“美丽中国”的前哨兵
胸怀天下方能兼济苍生。任玉勇心里承载的,不仅是十里堡人的“好日子”,更是十里八乡的共同富裕。
美丽就是生产力,十里堡的花样梦想
美丽,就是生产力。
对于“美丽经济带”的整体建设,任玉勇一班人早已“胸中有丘壑”。如果说武河湿地的综合规划,是这幅生态蓝图的根脉;“大花木产业”的靓丽绽放,就成为蓝图中的点睛之笔。
2020年,是十里堡由单体社区向“百花生态社区”飞跃式发展的起笔之年。一副“北起沂河路、南至湿地公园全长16.5公里、总面积25000亩的“中国花谷”的恢弘蓝图”,铺就了一条通往“美丽中国”建设的幸福大道!
在“国际海棠艺术中心、国际百花城、花木生态谷、中国(临沂)花木博览城、中国花谷科研示范基地”五大项目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建设十里水街、国家级武河湿地康养、百亩疗愈花园和园艺疗法实验室等全国一流项目,率先实现产业数字化和行业标准化。构建中国小微盆景标准化示范基地、国际盆景企业家总部基地,小微盆景供应链生产基地的“一会一街一湿地和一园两化三基地”构想。带动周边20多个村庄的发展。
“中国花谷”总投资预计达200多亿元,将建成“中国北方最大花卉交易中心”“华东第一花卉创新研发高地”“山东第一的花卉产业转型示范区”,有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有效解决工业转型引发的阶段性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将成为引领动能转换和城郊型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推动全区加速融入长三角、畅通双循环。目前,已完成沿陷泥河两岸集盆景制作、高档景观树培育和4A级休闲旅游观光的4.2公里示范段建设。
“中国花谷”目前已建成来青云仓,清华疗愈花园、植物科技研究院、现代智慧农业展厅、苔藓植物科学研究院、金花葵种养实验田、中草药种植推广等也正在建设中。完工后,将成为江北最大的花木产业经济圈。
“3-5年后我国将进入碳高峰,而碳中和的主要来源就是绿植。新时代绿装及相关产业,将是未来的朝阳产业。”谈起未来的绿色疗愈,任玉勇以长远眼光未雨绸缪,“绿植疗愈在日本已经研究20年了,我们国家才刚刚起步。中国花谷科研示范基地和清华大学签约建设占地100亩的疗愈花园和园艺疗法实验室,就是要打造中国最大规模的‘湿地康养研究实践基地’,并将借助现有的地缘优势,力争将‘中国花谷’打造成全国绿色疗愈的引领品牌!”
发展“美丽经济”,助力“美丽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以“金山银山”“生命共同体”“眼睛”和“生命”等来比喻生态环境,指出“守得住绿水青山,才能守得住家园故土”,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
“美丽中国”离不开绿色发展,而绿色发展,则是眼中见“绿”、手中有“富”。社会主义城市新社区的建设应该遵循“美丽中国”的未来之径,实现由“富”到“美”嬗变,让百姓在创造美、孕育美的过程中提升幸福生活指数。
“共同富裕绝不是一个村子人的富裕,乡村振兴也不仅仅是一个村子的振兴!”十里堡主动承担起“深化发展三公里、熟化巩固三公里、规划延展三公里”的“三个三公里”工程,以花木产业为龙头,打造以花木贸易、展会、文旅、康养、数字、金融、研发,苗木培育等为内核的生态圈,着力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拉长产业链。以十里堡驿站文化为依托,助力临沂主城南部六湖五河水系联贯工程,打造“亲水文化景观示范带”,成为全市水系生态化改造样板。
目前,花木科技、数字、康养、展会已成业内样板;花木贸易、文旅势头迅猛;花木二产、金融等初见端倪。十大花木产业凝聚成“大花木”产业的理念,彻底突破了传统业态的局限,使“老树开出了新花”。
“中国花谷”,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先行者,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正徐徐地铺展开来。
罗庄区4个乡镇、22个村居、5万多群众受益,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目前,沿沂河西线以十里堡社区为龙头,向南20公里的乡村振兴隆起带已经形成,沿沂河西线已经成为群英荟萃的人才谷地。
2021年6月11日,江北首家水生植物研究院开工,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以武河湿地公园为研发基地,计划引进200多个水生植物品种,逐步建设中国水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形成独特江北水生植物景观带。
来青云仓,2020年8月与京东自营全面合作,建有生产线12条、养护周转仓库14个,并在广州、青州设立了分云仓,以后还将在武汉等地陆续设立布局全国的分云仓,确保发货时效。目前,京东、拼多多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运转繁忙。“6·18”活动期间,仅京东自营店就每天售出15万株,整体项目共发货30万单,销售额达800万元。
一日从军,军魂入骨。任玉勇带领十里堡村“两委”一班人,时刻保持着冲锋的姿态,成为了乡村振兴主战场的排头兵。他深情地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沂蒙人民军民一心,铸就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伟大的沂蒙精神;新时代,我们要传承红色精神,还要赋予它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的新的时代内涵……”任玉勇先后被省委、市委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沂蒙乡村振兴好支书”“沂蒙最美退役军人”“山东省优秀兵支书”“担当作为好书记”等称号,并当选罗庄区第十六届、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临沂市第十七届、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临报融媒记者 陈月媛 梁作金 通讯员 于洁 姚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