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东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林长制改革促林业发展,通过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绿色示范村庄创建、林业精品三大工程,破解造林空间少、资金投入不足等难题,蹚出了一条平原县区林长制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围绕“三河五线”,建设生态廊道工程
2019年,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被列为区重点民生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汤河湿地公园以“城水相依、拥抱自然”为建设主题,在保护原生态环境、维持自然河道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整治,完成了汤河两岸河堤绿化26公里和2000亩荒滩地生态植被恢复工作,打造精品水杉林30亩。河东区林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说:“我们统筹湿地建设和耕地保护工作,一是利用汤河的荒滩和滨河道路栽植陆生、水生植物,避免耕地造林;二是尊重自然生态,砍掉了前期规划中的亭台楼阁建设,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湿地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汤河湿地绿化只是该区建设生态廊道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全区各级林长围绕“三河五线”(沂、沭、汤三河,高铁、铁路、国道、省道、县乡道五线),加快建设生态廊道。路修到哪里,绿色就延伸到哪里,严格按照国家道路绿化的标准,不侵占一分耕地,仅“四好公路”就建设生态廊道50多公里。在太平镇、八湖镇等镇街,长达20公里的农田林网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利用“四旁”植树,创建绿色示范村庄工程
在河东区汤头街道沟南村,三纵四横的村内道路全部栽植了海棠树,成为该村的亮点。该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林长刘振继高兴地说:“我们今年春天栽植了1万多棵海棠,7条村内主要道路和广场、宅旁进行了绿化,这主要得益于我区开展的绿色示范村庄建设。”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将植树造林的重点向村庄转移,河东区充分利用路旁、村旁、宅旁、水旁“四旁”边角地进行植树造林。今年以来,累计完成“四旁”植树70万株,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1%,涌现了一批海棠村、银杏村、玉兰村、桂花村等一村一品的绿色示范村庄。
河东区林长办制定出台了《河东区绿色示范村庄创建方案》,每年专项拨付资金30万元,对30个绿色示范村进行奖补,用5年时间建设150个绿色示范村庄,切实让“绿”成为全域底色。
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林业精品工程
在沂河东岸,有一处休闲的好去处——正直城郊滨河森林公园。该公园南北长约3.6公里,总面积800余亩,是集景观园林、苗木培育、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纯公益性主题公园。这里曾是连片的荒滩和稀疏的林地,为改变这一面貌,河东区积极创新造林绿化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由临沂正直集团负责开发建设,聘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和中外园林建筑总公司的专家,进行了精心的规划设计和绿化建设,累计投资3亿元,建成了海棠苑、紫薇苑、板栗林、观鸟亭等特色林业景观,打造了“亲水观景,拥抱自然”的滨河绿色景观长廊,并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和义务植树活动,连续7年承办了全市义务植树活动,累计植树6.6万株,积极创新义务植树模式,联合大众网等平台组织了“互联网+义务植树”“爱鸟周”等活动,通过树木认领、抚育管护、安置鸟巢等丰富多样的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广泛宣传植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理念,并被评为“山东省义务植树基地”。
近年来,河东区依托林长制改革,以政策项目为引导,采取“政府+社会资本+公众参与”模式,吸引了正直、银盛、世标园林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参与造林绿化,累计投入21.3亿元,为持续推进绿满河东建设注入了发展活力。
(焦裕晓 夏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