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标注进步,让文明实践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自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河东区积极探索,守正创新,不断汇聚新时代文明实践力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绽放“文明”之花。
“舞龙舞狮和秧歌表演喜庆又接地气,深受群众欢迎,大家聚到一起热闹热闹,既活跃了节日气氛,也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八湖荷美普法剧团秧歌爱好者边存西兴奋地说。元宵佳节,全市秧歌汇演在沂州古城上演,八湖荷美普法剧团的演员们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该剧团是八湖司法所挖掘辖区内法治文艺骨干和民间草根表演人员特长成立的一个普法宣传艺术团。除了节日里表演,平时艺术团还精心创排了一批“以案说法”小话剧,利用乡村大舞台在辖区和周边村镇进行巡回演出,让广大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接受法律熏陶,增强广大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群众的文明素养。
这个元宵节,在河东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的活动异彩纷呈:慧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了包汤圆欢度元宵节活动,沂河郡府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了“闹元宵、猜灯谜、赢好礼”活动,东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携手市特警支队开展“警民一家亲”志愿服务活动……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为居民送去社区大家庭的温暖,让志愿服务浸润群众之心。
搭建多层次新时代文明实践舞台,增强志愿服务参与度。该区开设了“法润河东”网络直播普法平台,开设“志愿工匠课堂”,召集“土秀才”“沂蒙文艺轻骑兵”等高精尖专业志愿者,以短视频形式在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发布20余期,开创理论宣讲新风尚。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班书举被提名全国道德模范,朱呈镕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积极实施“文明单位+实践站”“1+1”共建帮扶制度,全区各级文明单位每月开展一次文明实践活动。目前已建成了1个中心、11个所、267个站和城市社区实践站16个,实现行政村实践站全覆盖,阵地建设向商住社区、自然村延伸。成立由区委书记担任总队长的志愿服务总队,设立区级队伍213支、实践所各5支、实践站各3支,注册志愿者9万余人,全区267个站、538个村、21个社区均纳入点单系统,点单3000余次。开展“希望小屋”关爱行动,建设“希望小屋”260间,价值386万元,实施“志愿微结对”,配备“爱心妈妈”“爱心姐姐”,常态化开展服务活动。
运用“互联网+”掌上云平台,培育志愿文化浸润心田。河东区率先探索“互联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创新模式,研发了全国首个以志愿嘉许礼遇为核心功能的文明实践“掌上智慧中枢”——“临沂文明实践”App。发挥大数据云平台管理优势,通过吸纳爱心商家,让星级志愿者扫码享受优惠折扣,着重解决了志愿嘉许礼遇、文明实践基金、志愿服务信息化水平、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平台互联互通等问题,达到全员化参与、全域化推进和全过程化展示的效果。目前,已注册信息13000余条、“爱心商家”近400家,发布活动2000余次、信息近200次,累计服务时长6万多小时,辐射周边受益人群达10万人,以创新模式构建党群“连心桥”。
创新文明实践特色品牌,多彩活动践行志愿精神。河东区创新思路,实施品牌引领工程。打造“德润东夷+”文明实践品牌,发布“家风传承”“清洁家园”等子项目,开展活动800余次。创设“心连心爱在夕阳”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四送”服务活动800余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实施请群众学、请群众阅、请群众督、请群众评的“四请”工作举措,反馈意见建议80余条。开设“祝丘讲堂”,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国史、沂蒙精神等主题开展宣讲。锻造“河小萌”红领巾志愿宣讲,开展进基地讲“党史”、进社区讲“党恩”、进企业讲“党情”等宣讲。品牌引领逐步形成“一镇一特色,村村有亮点”的文明实践新格局,“温泉之都最美汤头”“棠风水韵花漾汤河”“芝麻花开”等已成为魅力河东、宜居河东、文明河东的崭新名片。每年开展“讲评帮乐庆”文明实践活动12000余次,文明实践活动在河东大地蔚然成风。
临报融媒记者 刘福伟 王泓钧 通讯员 邢子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