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新闻网讯 作为山东省首批、临沂市唯一省级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县,去年以来,平邑县通过整合优势资源要素,推动乡村振兴政策链、产业链、治理链“三链同构”,不断增强“三农”领域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集成打造了政策协同高效、产业深度融合、治理多维联动的乡村振兴共同体,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平邑范例。
走进平邑县平邑街道大殿汪村,一幅优美的田园山居图映入眼帘。村党支部书记杨兴有告诉记者,大殿汪村发展集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走“农、文、旅”业态融合之路,不但家家都住上了漂亮舒适的平房或楼房,而且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田园综合体和村共办合作社风生水起,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带动了周边旅游、民俗住宿、餐饮、农产品加工业的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村民除了合作社产业收入,在景区开店或者打工收入也相当可观。综合体每年会支付给村里土地租赁费,年底还有利润分红。”杨兴有表示,村里每年又可增加30万元的集体收入。
以前的大殿汪村,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弱,村庄环境差。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得益于平邑县绘制的“点线示范创建——面上集成推进——打造乡村振兴共同体”的集成改革路线图。
在政策链方面,平邑县率先搭建“一组四专班”推进平台,突破“一村、一地、一隅”区划限制,促进政策制定上协同配合、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改革成效上同向叠加。
成立高规格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领导小组,设立综合协调、农业支持保障、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四大专班,搭建县镇村三级矩阵架构。集成政策要素,出台了涉农政策资金集成实施方案,整合涉农政策项目45项;集成土地要素,深化宅基地、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明晰产权、量化赋能,成功获批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县;集成金融要素,完成562个村“整村无感授信”,预授信27万农户、81亿元,温水镇永西村等首批试点村在正常利率基础上下降20个基点;密集出台了《平邑县开展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推进集成改革标准化、程式化。
在产业链方面,平邑县集成“一花一果一头牛”特色优势,试点开展了“供、产、销、游”链式闭环,强化集群集聚、建链补链,有效激活各类生产要素潜能,有力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形成了“三链同构”的“平邑模式”。
集成构建了“农户+基地+合作社+联合社+协会”产业服务发展体系,全县新增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12个、市级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30家,带动就业50多万人。集成打造了种源基地科技、品牌文化康养等一体的金银花中药“全链”和果品生产、印铁制罐、物流销售、文化建设等一体的果蔬罐头“全链”,集群发展规模以上金银花中药企业30余家、罐头加工及配套企业122家,果蔬罐头年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山东“认养一头牛”乳业打造成为江北最大的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线下”实行特色农产品“联合社+产地仓储加工+互联网+物联网+采购商”销售服务体系,“线上”新打造4条集创业孵化、品牌打造、直播带货、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产业带。集成推进科技支撑的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中国(平邑)金银花集成创新孵化基地、银河航天科技循环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了万亩乳业加工基地和休闲观光牧场。
在治理链方面,平邑县突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联动,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数字为平台、以获评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典例为抓手,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新格局。
集成打造“您送微风来我必有回响”的“平安风铃”品牌,建立“平安风铃”超市16处,开发“平安风铃”微信小程序,凭积分线上兑换物品1.9万单,发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共治,打通基层善治“神经末梢”。推行“团队服务镇街辖区内村、人员分组、区域划片”的“一村一法律顾问”模式,实行法律“一站式”服务,兴郭庄村、莲花山社区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聚焦打造“宗圣故里孝善平邑”德治品牌,创新“志愿服务网格化,网格服务志愿化”,集成“县、镇、区、村、户”五级动能。集成搭建智慧党建、政务公开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乡村”平台,建立了数字乡村“一张网”,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
“走集成改革的路径是今后改革工作的必然趋势,它不是简单地合并同类项,而是能够发挥‘1+1>2’协同效应的改革思路和方法。”平邑县委办公室主任、改革办主任李光辉表示。
临报融媒记者 孙爱娜 王晓 通讯员 孙鹏 庄科 王光明 管朋悦 沈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