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0日举行的“临沭县61年为军向战送好兵”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临沭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魏方强作为报告团成员,讲述了他多年来跟踪采访临沭征兵工作的思考:临沭兵员质量为什么广受赞誉?临沭兵品牌为什么越叫越响?临沭征兵为什么始终走在前列?在这些年的深入采访中,魏方强终于找到了答案。
这里有一碗78年冒热气的“饺子”。在红色朱村,至今保留着这样的传统,大年初一村民扶老携幼把第一碗饺子,敬献给为保卫朱村英勇牺牲的24名“钢八连”烈士。那碗“饺子”穿越78年的时空,至今没有变凉,冒着腾腾热气,滋养着这片红色沃土,滋养着临沭的一个个热血青年。
“钢八连”用热血和生命保卫了临沭,临沭人民则用赤诚大爱回馈着革命烈士的牺牲奉献。在临沭战斗生活过的陈毅元帅曾经动情地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革命战争年代,仅有30万人的临沭县,就有2万多人参军、4000多名烈士。在临沭,处处有英烈、村村有红嫂、家家有故事。参军报国成为临沭子弟的荣耀和骄傲,献身国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追求、一种自觉。
新时代的临沭人民让这碗“饺子”保鲜、保温,打造传承红色基因的三条靓丽风景线:红色教育基地遍布城乡,红色实践活动包纳全员,红色文化陶染成为常态。社区都有学习小园地,村里开通了理论大喇叭,各类学校把思政课作为“开学第一课”、把国防教育课作为学期常设课,理论之光照亮从军之路、映红青年心田。
魏方强采访老县长宋志友时,老县长回忆起36年前烧纸条的情景,激动地说:“看起来这是一把轻飘飘的纸条,但在我心里有千斤重,这是要命的事啊!”这些纸条看似照顾了关系的“面子”,但可能毁掉临沭征兵的“里子”,更可能损害军人的好样子!一把火,烧出了严规矩,烧出了好风气。
随着当兵热在临沭持续升温,“人情风”也在不断考验着临沭征兵人。20年后,人武部部长姜吉华在县定兵会上拿出打火机,再烧“人情条”。这把火,折射了好传承,折射了敢担当,折射了硬作风。
这一把火,燃起了袁合龙家“一门4代13人从军报国”的炽热情怀,照亮了“祖孙三代同守国门”的英雄之路。61年来,临沭兵先后有1800多人立功受奖,1600多人成长为军官,15人成长为共和国将军,共和国的钢铁长城里有一支步履铿锵的“临沭兵”方阵。
这一把火,透射着临沭征兵人优选精兵的坚定与决绝。一位接兵干部接受采访时说:“‘金字招牌’不蒙尘,征兵就征临沭人。”
这里有一种61年不褪色的“临沭红”。魏方强说,他多次到红色朱村采访,看见烈士纪念碑旁边有一条红砂石铺就的小巷,坑坑洼洼的红砂石小路延伸开去。“老支前”王克昌告诉他,这是一条不平凡的红色拥军路。于是,这条坑洼的红色小路,便一直刻印在魏方强的脑海里。
临沭是一片英雄辈出的沃土。战争年代,“枪声就是命令”的“钢八连”、“女民兵战斗英雄”侍振玉;和平年代,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用血肉之躯滚出雷区通道的战斗英雄童培友、带领蓝军旅甘当练兵磨刀石的“时代楷模”满广志……他们为临沭青年立起了一座座精神丰碑,扬起一面面光辉旗帜。
二次入伍的大学生崔译文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梦想有颜色,那一定是一身军装绿。当一辈子兵、做个英雄是我的梦想。”魏方强不禁感慨,如果“临沭兵”品牌有颜色,那一定是“临沭红”。
正是沂蒙精神的红色基因,让“临沭红”始终那么鲜艳耀眼;正是革命先烈的热血奉献,让“临沭兵”始终那么血性昂扬;正是临沭征兵人一代代的传承坚守,让临沭征兵的“金字招牌”始终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