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把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春第一会”主题,彰显了“当好排头兵”的大省担当,释放了大抓改革、创新发展的强烈信号。我们对标对表、以实切入,谋划开展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会议活动“四重”行动,对照省10项标志性改革,推出25项重大事项,改革破局、创新引领,推动沂蒙老区发展得越来越好。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民营经济大市向民营经济强市转变。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重点抓好简化手续、规范执法、惠企政策、金融助力四件事,鼓励企业上项目、扩产能、拓市场,今年经营主体突破160万家,打造万亿工业、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加快民营经济由铺天盖地迈向顶天立地。
突破商城国际化,推动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转变。用足用好“万亿商贸物流”独特优势,强力推动临沂商城国际化改革,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从“买卖全国”到“买卖全球”的根本转变。全力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创新“公、铁、海、空”联运模式,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完善外贸主体引育机制,新增外贸主体20%以上、今年突破6000家;强力推动海外仓、海外商城建设,新增30家、达到70家。
融合科创产创,推动传统制造大市向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转变。盯紧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完善新质生产力培育机制,攻坚突破标志性产业链细分赛道,加快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用好临沂科技大市场,链接上海技术交易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15家、产业共性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20家,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增长20%以上,战新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走好城乡融合路径,推动沂蒙乡村由重点突破向全面振兴转变。深化城乡融合机制改革,片区化推进“百千工程”,完成1100个村示范创建。做好“土特产”文章,探索“一县一重点、一镇一特色”模式,推动特色产业延链提质,打造长三角、粤港澳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推动自来水由村村通延伸到户户通,加快村卫生室改造三年攻坚,实现人居环境建管并重、全域清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蒙好例”。
(□记者 杜辉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