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资讯网 > 文学 > 正文

父亲的苦乐年华

2023-02-10 08:17
已有 0 人浏览
来源:临沂资讯网

“生活是一杯酒,包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每当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响起或唱起时,总有一种别样的情愫在心中萦绕。

父亲去世后,回老家的次数渐少,仅有几次回去时,看到故乡的山水,这种别样的情绪便迅即涌上心头:从小到大,慈祥的父亲养育了我,教我如何走出山村,追寻外面更广阔的天空;面对困难曲折时,教我如何做到不屈和坚强;感到受了委屈时,又教我秉持“吃亏是福、厚道为人”等等做人做事的道理,从骨子里血液里渗透和影响着我们姐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因如此,如今我们一路走来,是那么洒脱那么从容。

回望父亲的苦乐年华,他一生勤劳质朴、吃苦能干,倾心眷顾家庭,着力培养儿女,虽然他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财产,但他的为人处世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们姐弟心中永远是平凡而又伟大的。

父亲是个普通的农民。母亲嫁过来后,他们一起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一起不知疲倦地抚育培养三个孩子,日子过得平静而艰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靠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像千千万万中国百姓家庭一样,家里的日子过得日渐滋润起来,我们姐弟三个先后考上了大学,村里老少爷们既羡慕,又钦佩,父亲更是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

其实,在我眼里,父亲不仅普通,甚至活得有点卑微。父亲个子不高,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也不善言辞。自我记事起,由于父亲所谓的“木讷”,只知道干活,乡邻们不时地开他的玩笑,每到这个时候,父亲也不去抗争,笑笑就过去了。因为这种“不争气”,少年不懂事的我,在有段时间里,都不愿意父亲到镇上的学校给我送饭。父亲也不多说话,见了老师笑笑,默默地等着下课铃,给我送下饭就走。现在想来真是不应该。

对于父亲的这种“不争气”,我很快就有了完全的颠覆。记忆中有一年的夏天,我和村里的一个“二流子”打架,回家后挨了父亲的揍,正在委屈时,傍晚时分那人竟然闹到我家里来。父亲在弄清不是我的错之后,突然大发脾气,和平时简直判若两人,脸上青筋暴突,毫不客气地把“二流子”轰出家门。从此,我深知,父亲并不是没脾气,像老鹰一样,庇护起自己的孩子来,还是非常争气的!

我出生在一个三面环河、一面靠山的小山村,清澈的汶河水滋润着这片冲积小平原,也赋予了这里的人们勤劳质朴的品质。“自大明卜居,子孙繁衍。”在后来的整理家谱活动中,才知道祖上自明朝嘉靖年间从外地辗转而来,专门选了这一方依山傍水的宝地。

父母结婚分家时,只得到一处祖上传下来的一座老宅的东屋。俗话说:“没好鞋,穷半截。”在村里,没有好房子住,自然就比别人矮半头。而父亲没有怨天尤人,利用冬天农闲时候,起早贪黑地去村北的石塘起石头,又一块块地推回家,手磨破了,腿也累肿了,他都全然不顾,而母亲负责盖房子的后勤保障,第二年就顺利盖起了两间南北向的堂屋。以后尽管翻盖了,但那凝聚着父母汗水的每块石头始终成为他们的骄傲。从记事起,母亲就常说,这两间石头房子是两人起早贪黑、流血流汗拼出来的结果,父母的勤劳,让村里人对他们刮目相看。

父亲在生产队期间是主劳力,脏活累活都是抢着干。到几十公里外的工地参加当时修建水库等集体劳动,他从不叫苦叫累,而是任劳任怨。听别人说,有年深秋时节,母亲在家为父亲外出干活捎着一双鞋,一个月的劳动结束回来时,别人的鞋早就穿得破烂不堪,他却没舍得穿几次,在工地上靠赤脚干活,把鞋别在裤腰里又带回来了。在劳动中他不疼力气,用胶轮车推石头,别人看他身个小都让少装点,他却主动加码,从800斤加到了1000多斤,车袢压在脖子上,脸上全是汗珠子,个大的乡邻都由衷佩服他,连工地上工作人员过秤的时候都连连称奇。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之后,父亲更觉得浑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劳作期间,父亲把牵牛耕地、打麦晒场等农活干得样样精通,侍弄庄稼就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寒来暑往,在丰收的田野里,总留下他辛勤耕耘的身影。三伏天里,父亲光着脊梁顶着热太阳在玉米地除草,却不让我们去帮忙,看着我们写作业忙着学习就十分知足,那古铜色的脸和油亮亮的背,都被晒得脱皮,虽然个子不高,我却觉得他特别高大。

父亲一生用自己的方式,抚养理解支持儿女,给我们的是庇护和力量;又宽厚帮助对待别人,予社会的是温暖和真情。

父亲不善表达,但他坚守传统文化的真谛,实践着“吃亏是福、别人好自己才会更好”的古训,对待邻居和需要帮助的人,他一辈子就是这样的实心眼,也得到老少爷们的尊重。记忆中我们家无论养猪养牛都是被别人羡慕的,其实那个年代的家庭养殖就是为了集小钱到大钱。我家每年养的猪在村里都是最肥最重,大家都夸父亲有诀窍,青饲料和着煮瓜干或煮地瓜,再撒把盐或者豆饼,为了调口味,父亲不惜亲口尝下,牲畜吃起来特别带劲。现在看来都是父亲用心琢磨用心做事的结果。村东头的小伙来取经学习,他特有成就感,高兴得不得了,往往毫不保留地教并演示给他们。

每每有邻居盖房子或是其他需要帮忙或应急的,他都是尽心尽力。清楚地记得有一年的夏天,邻居的一个大叔在公路上出了车祸,他拉着板车帮忙送到20里开外的县医院,由于紧张和劳累,在回来的路上突然中暑,差点没醒过来,别人说他少心眼,父亲却没觉得吃亏,反说都是乡里乡亲的,都是应该的!

“大道无为,上善若水”。父亲不懂深奥的理论,但是他的善良和厚道是出了名的。和父亲在集市结交为朋友的一个瘸腿大爷,在我们家一住就是半个多月,他让母亲伺候着饭菜,从来没有怨言。父亲懂得感恩,唯恐负了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在离家30多里的集市一村里,因为做小买卖而时常到一赵姓大哥家落脚存放点货物,父亲便和他结识后交了很好的朋友,不仅帮衬他们家孩子零花钱,还以兄弟相称,多年走动,并把这种情谊延续到下一代身上。为不误农时,秋天的早晨,父亲肩扛着铧犁手牵着牛,步行三里多的路,趟过清冽的河水,为侄子家耕地。天蒙蒙亮就开始干活,为了赶完进度,吃早饭的时候已接近中午,他全然不在乎不计较,至今堂兄还不断地念叨父亲的厚道。邻居的一个老嫂子家境不好,冬天下着雪跑到我们家,父亲催促母亲赶忙盛上热腾腾的饭菜,把她感动得直流眼泪,口里絮絮叨叨着好人得好报的话语。父亲常说,人生在世,只要行善积德,就一定会有好的回报。

村里人都佩服父亲眼光长远,这也是他最自豪的事。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如一缕春风拂向大地。父亲的眼光敏锐,抓住机会向命运挑战。父母的计划,现在理解其实就是农村里说的会打算有谱气。除了种好承包地,他还乐此不疲地到河滩里开荒,一下子就开了10多亩,种上花生等经济作物,又增加一份收入。父亲还热衷家庭养殖项目,在村里率先养殖长毛兔、山羊等。为了养好母牛,父亲十分用心,半夜时分就起床给添料加草。他喂的母牛也很争气,连下了几个小牛犊,养到半大的时候,每年出售一头,做到了种地和增收两不误。

看准当时市场放开的大形势,父亲又和母亲一起商量着想法做个小买卖。作为农民没有什么大门路,那就从身边的粮食入手,得到母亲的支持后,他更是干劲十足。为了每斤地瓜干多卖两分钱,父亲于凌晨三四点钟登上“大金鹿”自行车骑行80多公里去临沂卖,回来时为避免空车,再捎上100多斤芹菜返到集市上贩卖,又赚几分钱的差价。有一次,父亲骑自行车去菏泽贩卖绿豆,来来回回10多天,父母亲各自骑着自行车载着300多斤的货,一路上就吃自带的煎饼和咸菜,总共赚了不到50块钱,心里却乐开了花。

在孩子教育上,父亲性格很倔强,倔得一头牛也拉不回,于今天看来,倔得非常富有战略眼光,更让我们姐弟三人受益终生。

父亲没多大文化,但喜欢有文化的人。对于启蒙教育,父亲肯定不懂,但对于你喜欢文化的事,他从不反对。老家对面的一个老奶奶善于讲故事,我没事就去凑着听,夏夜的傍晚,饭后搬了小板凳,就在大街的门口处围拢着,小脚丫就随意地放在潺潺流过门口的小溪里,依偎在母亲怀里,一边乘凉一边听着各种故事,有时候一抬眼就是满天的星斗,有时候不觉中就甜甜地进入了梦乡。从小我还喜欢赶集听说书的,有时能听得都忘了吃饭,父亲都鼓励我。在铿锵的渔鼓声中,杨家将的驰骋疆场、程咬金的三板斧、银枪将罗成、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等历史人物或故事情节,我都能如数家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从那时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立下了好好上学才能以后有出息的目标。现在看来这些都算是重要的启蒙教育了。除此之外,父亲还现身说法,用他极少的当老师或提干当军官的同龄人当例子,教育我们如何做才可能有出息。现在想想,父亲真是用心良苦。

父亲的教育方法也是又实在又管用。有段时间,我在重读路遥先生的《人生》时,曾深切地体会到那种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艰难抉择和拼搏奋斗带来的快乐。上初一的时候,我在整个公社算年龄最小学习最好的,可是就在一段时间里突然逃学回家放起牛来。不善言辞的父亲没有长篇大论地对我进行所谓的思想教育,只是领着我去自留地里翻地,用铁锨挖,用镢头刨,说是要种一片小麦先得整地施肥。我手上起了泡,晚上回家后腰都直不起来了,他好像是没看见也不多说话。第三天,我受不了这种高强度的劳累,便偷偷跑回学校,和老师保证以后不逃学了,也一定好好学习。从那以后,我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学习不仅在班里,在全镇全县也是名列前茅。

父亲的倔强,还体现在他从不向困难低头。从记忆起,父亲的疼孩子也是有名的,从没因为家庭琐事动手打过我们姐弟,以后上学了,就更是关怀备至。母亲说,我和弟弟小时候都曾患过脑炎等重症,父亲推着胶轮车一路飞奔20多里地到医院,及时进行了医治。改革开放之初,虽然有了承包地,我们家劳动力却最少。那年姐姐高中复读时,父亲压力最大,别人劝他干脆把孩子拉下来干庄户吧,他却直摇头。清楚地记得他大早起来,迎着风雪,用自行车带着姐赶去20里外的学校,回来又骑车送我到5里外的小学,真可谓送了大的又送小的,但他都是咬牙坚持。

听母亲说,有一次最困难时,父亲为了孩子的学费,去村里信贷员那里申请贷款30元。信贷员就曾讥讽父亲说,孩子上完学不是照样还得回家“玩土”?经好说歹说,终于贷下款来,父亲憋着气兑现承诺按期就全还上了。当时父母就一个心愿:砸锅卖铁也供应孩子上学!上高中时,家里又陆续添上了收音机和电视机,在周末或假期里,让我们定时收听收看“英语学习”节目。就是在这种积极向上的背景下,我们姐弟三个相互鼓励先后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当时也是远近有名,父母更是高兴得合不上嘴。现在看来,在广大农村中父母有着独到的战略眼光。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多年后,我才理解了诗人顾城通过相悖的意象,对生活和命运进行思考的深刻内涵:只要心中有光,就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那年弟弟考上大学的时候,父亲高兴得有些“放肆” ,常对别人说,两个儿子都不用在老家里盖屋了,都得住城里了!父亲兴奋地揣着酒瓶子,连早上一起床都要喝上几口,母亲出于他的健康考虑,坚决地制止了几次,但父亲老是不听话,变着戏法和母亲“作对”。就是因为这段时间的过分劳累和不规律的生活,为父亲后来患病种下了诱因。

父亲的晚年虽有不幸,但也是幸福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日子里,父亲因小脑萎缩日益严重,心目中高大的他日渐衰老,我们作为儿女很心疼,更是尽心尽力地孝顺。在父亲活动不是很受限的一段时间内,姐姐和姐夫把他们老两口接去照顾,享受吃穿不说,也去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名山大川旅游观光,开眼界增见识。再后来的几年,父亲因病右腿做过手术后进入了半自理状态,我和弟弟就轮流抱着他从床上到沙发来回起卧喂饭,每次吃完饭,父亲都满足得像个孩子一样。每逢过年过节,儿子儿媳加之孙辈等聚在一起其乐融融,更能感受到父母的知足和愉悦。社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加之生活中他们有着自己最大的精神支柱:那就是他们的儿女们都长大了,各自小家庭的条件一步步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好。

联想到今年的热播剧《人世间》,我更加读懂了父辈的勤劳善良、吃苦耐劳和不改的初心,更加理解了平凡人面对困难曲折如何的不屈和坚强,更加感受到了他们眷顾家庭抚育儿女的人性之美好!这种平凡中的真情,平淡中的温暖,平实中的烟火,其实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一直在心底认为,农耕文明永远是我们所有人的根。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也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所描绘的情景时时浮现在眼前,那时在他的心中,就饱含着对故乡发生新变化的期望。承载着先生的期待和笔下的风情,如今广泛意义上的“故乡”已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在新时代释放着盎然活力。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永远和定格的故乡,一个长在心间的故乡,在时光的画卷中或隐约或明朗。

“生活是一杯酒,包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回望父亲的苦乐年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也必将昭示激励着人们不断实践着向上向善的核心价值观,勇毅前行,行稳致远。

作者: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 薛杰

临沂资讯网可为客户提供软文发稿服务、自媒体推广。 QQ:251941806
临沂资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临沂资讯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临沂资讯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临沂资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临沂资讯网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临沂资讯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临沂资讯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业务联系:临沂市悦然广告有限公司
邮箱:lyxinwenzx@126.com 内容QQ:251941806 广告QQ:107770420
鲁ICP备17033267号-3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2422号


企业软文发布 网上舆情维护 形象新闻策划 活动热点营销
临沂资讯网法律顾问:朱正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