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霞(右)和陈新芬两位老师在教室内给学生发放了月饼、水果。
特教老师:
和学生共享团圆时刻
伴随着一场秋雨,中秋佳节如约而至,赏月、吃月饼、看晚会,与亲人在家中享受着团圆时刻,是中秋佳节不变的主题。而大多数人还在享受着节日早晨的懒觉时,朱艳霞已经早早起身,来到了学校。
作为临沂天使国际特教学校的一名生活老师,在朱艳霞从教的十三年中,已经有十个年头的中秋都是这样度过的。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在这一天都回到了家里,却总有几名学生由于某些原因无法回家,这也就需要有老师24小时在校陪伴。“今年有三名学生在校,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是智力障碍比较严重,家中老人无法照顾的。”对于这种情况,身为生活老师的朱艳霞就需要到校陪护。和她一起的,还有同为生活老师的陈新芬。像往常一样,朱艳霞和陈新芬带着学生们吃早饭、做操、到教室看视频,当然,最能代表中秋节日氛围的月饼也不可缺少。
在这一天,为了让这些特殊的学生也能享受到团圆的幸福,不仅是老师们牺牲了自己的团圆时间,还有不少人,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学生身上。“今天的中午和晚上,为了给学生过节,也是为了犒劳留校值班的老师,食堂的师傅也会辛苦一些,为他们做一顿丰盛的节日大餐。”政教处主任杨全龙也早早来到了学校,对节日期间学生在校生活进行安排部署。除了饮食、看护,学校的医院也有24小时值班的医护人员,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保驾护航。“其实不仅是中秋,春节之类的日子也有学生在校,也需要学校全方位的陪护。”
像这样几乎是全年无休的工作,已然是特教学校老师们的常态。在中秋前一天,学校的特教老师们还在进行送教上门服务。“因为有些学生可能年龄太小,或者是身体残疾程度较重,不具备独立上学条件,我们就会到他们的家里去,手把手教学,一对一训练。”
“也不能说有遗憾,既然选择这一行,自然有付出的觉悟。”朱艳霞说。由于学校学生的特殊性,为了看护节假日内留校的学生,她们需要做到24小时在校。尽管无法在这一天陪伴在家人身边,但她并没有感到太过遗憾,对她而言,这也是身为特教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在。“我就住在学校附近,回家很方便。反而是这几个学生,在节日里还要待在学校,我也想给他们更多陪伴,和他们共同享受这个团圆时刻。”
临报融媒记者 宋天健
中秋团圆饭。
读研学生:团圆的日子特别浪漫
月圆之时,人必团圆。中秋佳节,作为传统的节日,寄托了我们家国团圆的美好祝福。在中秋假期的第二天,美玲正忙活着装修婚房。
美玲是烟台大学的研一新生,刚入学20天,今年她选择回家过中秋节。此次回来,一是趁机和家人团聚一下,另外也盯一下婚房的装修。
在中秋假期第一天,美玲给亲朋好友送去礼物,表达祝福,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这份感情,是在外读书的游子一直思念和割舍不断的。”当天晚上,美玲的爸爸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逢年过节,临沂人少不了的辣椒炒鸡、爸爸最拿手的红烧鲤鱼、还有芹菜炒肉、蒜薹炒肉等,都是我比较喜欢吃的家常菜。”
对于美玲来说,今年稍显特别,因为男朋友也一起到她家吃团圆饭。美玲和她的男朋友是在大学毕业的暑假订的婚,两人相识7年,相恋一年之后决定结婚。在去年疫情的那段日子里,美玲和朋友租房备战考研,男朋友也常给她鼓劲,慢慢地俩人就走在了一起。“感觉中秋的文化内涵不亚于春节,月圆之夜,团圆之时,不仅是让我们在外读书的学生回家团圆的日子,更是有一份浪漫的情怀、一份熟悉的感觉。”
在外读书的美玲想到了去年的中秋节,当时也是和男朋友一起度过的。当时,美玲正在学校备考,男朋友来到烟台一起陪她过中秋节。两人一起在月下吃月饼,一起享受两人团圆的浪漫。“那时正是备考特别紧张的时候,我们一起玩了三天,感觉特别奢侈,玩完之后我又把学习的时间给补回来了。”美玲说,但是这份中秋的浪漫记忆一直留存在记忆里。“我们一起去了烟台大学附近的海边、一起打卡朝阳街、一起去南洪街吃各种小吃……”
中秋这个节日,已经刻在了美玲的心中,这个节日对她来说,不仅是每年团圆的日子,也有一份独属自己的浪漫记忆。
临报融媒记者 梅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