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本增工作照
曾经,背上放映机和胶片,他爬山涉水、穿林过野,将一场场露天电影送到沂蒙山的村庄里,给村民带来无限欢乐;后来,他当上了村支书,将一个“干巴岭”村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模范村……从风华正茂到两鬓苍苍,奉献与担当成为郑本增50年辛劳工作中最显著的特征。
1948年,郑本增出生于依汶镇郑家岭村的普通农家。1972年,在家务农的郑本增,意外有了一个做电影义务放映员的机会,他没有丝毫犹豫就接下了这份差事,从此常年奔波在了69个村庄之间。
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农村几乎没有多少文化生活,农民白天下地务农,晚上看一场露天电影,成了沂蒙山区百姓参与公众娱乐、接受信息的唯一方式。村里每次放露天电影,四里八乡的乡亲不惜赶几个小时的路也要来看。电影放映员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但是他们的辛苦却没多少人知道。
那个时候,依汶镇村与村之间还不通公路,隔山有河且山高林密。每次出门放电影,郑本增都是肩挑人背,把放映机、幕布、胶片和音箱等设备艰难地带到村里,这个村里放映完后,他又得肩挑手扛着设备急急忙忙赶往下一个村。“乡亲们好久才能看一次电影,心里都盼着、记挂着,我不能耽误了呀。”郑本增说。
有一次,郑本增正走在往下一个村转场的路上,狂风裹着暴雨突然来到,雨水像鞭子一样地抽打下来。驮着幕布和发电机的毛驴被惊着了,把郑本增甩到了山坡下。郑本增顺着山坡直往下滚,一路被摔得头破血流,可他怀里紧紧抱着用帆布裹着的放映机,任凭怎么摔滚也没有松手。“如果机子摔坏了,乡亲们就看不上电影了。”他心里一直牢牢记着这句话。过了一段时间后,郑本增才被好心的路人拽了上来。
几十年来,郑本增运输电影放映设备由最初的肩挑驴驮变为现在的汽车,放映设备从幻灯机、16毫米放映机到数字放映机,为村民们放映电影两万多场。
可是,他却从来没有陪妻子看过一场电影。甚至连老母亲生病,他都没有时间去照顾,只能让妻子辛苦照料老人。这些年来,郑本增都觉得对不起家人,尤其是妻子。他说:“今后要是有机会,一定陪着她去看一场电影。”
因工作需要,1988年郑本增开始担任村里的党支部书记。那时的郑家岭是出了名的“干巴岭”,村集体没有办公场所,连买张纸的钱都没有。困难像一座大山压在了郑本增身上,但郑本增没有退缩。
“我是一个党员,也是一个村支部书记,带着大家伙儿过好日子是我的责任。”郑本增踏踏实实干了起来,他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开始建设村委办公室、文化大院和党员之家。1992年,郑家岭村的村办公场所建成,郑本增又开始了新的工程。
1996年,为了解决村子缺水的难题,郑本增带头捐款,村里共筹集了40余万元资金建设水利工程。在4个月的时间里,他跟村民们一起义务出工1万多个,用铁锨和䦆头建起了扬水站,铺设地下管道5000余米,建造明渠1000余米,做到了哪里有地哪里就有水,让郑家岭村彻底改变了“干巴岭”的称呼。2006年,该村又投资13.5万元打深井1眼,彻底解决了村民饮水、灌溉问题。
村里的生活难题解决了,郑本增又带着村民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大步前进。2004年,郑家岭村的招商引资初见成效,青田食品有限公司落户这里并建成投产。后来,又与加拿大客商合资,投资8000万元成立了凯杰森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全镇的龙头企业。2008年,郑家岭村又修路400米、架电300米,建成高标准蔬菜大棚47座,引导农民发展无公害蔬菜。
目前,已有12家民营企业落户郑家岭村,涉及农产品深加工、硅砂、物流、机械加工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的到来,为郑家岭村及周边村庄的劳动力就近就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岗位,切实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村子的发展也实现了跨越腾飞。
郑本增又在村里成立了“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创新了孝善养老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老人“老有所养”问题。省、市、县各级领导先后到村检查指导相关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郑家岭村“养老孝心基金”的新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这些年来,郑本增先后获得全市“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村委会主任”、“山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通讯员 刘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