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非常感人,演员演得很投入,看了以后很受教育。”近日,在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观看了红嫂故事情景小剧的青岛游客张小桐说。
眼下虽入初冬,天气渐凉,但到沂南县体验红色旅游的人和开展红色研学的学生络绎不绝,呈现了淡季不淡的喜人场面。
近年来,沂南县扎实推进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和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多措并举、融合发展,做好红色文化教育旅游“加减法”,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新引擎。
融合创新,释放红色资源新动能
沂南县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体制机制,激发红色沂南新活力,推进红色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
“我们在不增加编制情况下,撤一设一,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第一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中心,统筹全县的红色资源,全面提升融合效率。”沂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编办主任刘峰说。
沂南红色资源丰富,县域内红色革命遗迹151处,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位。该县把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列入全县十大改革创新项目,坚守“多点融合、多措并举、多效合一”方式,出台《全县红色文化教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一个领导小组,一个推进专班,一个发展中心,一个发展公司,一个研究会,一个产业协会”的“六个一”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推进机制。用制度调动资源融合,用机制推动事业发展,用人才补齐融合短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中的难题得到有效破解。
红色场馆“三权分置”改革,是沂南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亮点之一,实行了“一馆一策、分类实施”的办法,对全县红色场馆探索推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明确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范围、内容和标准等,建立事权边界清单,厘清事权边界,用红色旅游融合“大格局”谋求红色旅游产业“大发展”。
系列有效措施,解决了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红色动能得到充分释放。接下来,该县按照“开发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原则,资源保护利用开发梯次推进、多点发力、全景呈现。红色场馆景点,年年建设年年增,馆馆利用馆馆活,人人推介人人红,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活化高效。现在,红色场馆、革命纪念地利用率同比提高到85%以上,今年以来共接待各类人群5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20%。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效益共赢思路,通过释放红色资源新动能,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融合创新发展路子,彰显了沂南红色特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沂南县委书记侯占夫说。
做细“减法”,健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体系
沂南将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写入该县“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沂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实施意见》,并借列入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入选山东省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阳都故城遗址保护规划》获山东省文物局批复重大机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红色资源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原则,融合事业发展一切必要条件,减少红色文化教育旅游融合发展中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各自为政,职能交叉,统筹不力的问题,通过删繁就简,打破多部门壁垒,将部门职能合一推进,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县委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中心在统筹全县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中扮演“挑大梁”角色,“提升红色沂南知名度和影响力,关键是解决好人来了以后怎么服务的问题,保证‘衣、食、住、游、研、培’中的细节服务,才能保证红色教育、培训、研学的效果。”沂南县委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中心主任李顺利说。
融合全县红色资源要素,在做细“减法”中寻求激活市场新动能,打破了全县红色教育研学培训各自为战唱“独角戏”局面,在对外宣传推介和市场运营中打出了“组合拳”。沂南以沂蒙红嫂纪念馆、山东战邮纪念馆、山东战工会纪念馆、留田突围纪念地、抗大一分校旧址和《跟着共产党走》歌曲诞生地等红色文化线为脉络,结合诸葛亮故里纪念馆、北寨汉墓博物馆、诸葛亮政德教育展览馆、三山沟凤凰石刻保护地等传统文化场馆,创新设计了“踏寻革命足迹,感悟红色沂蒙之旅”“探寻诸葛故里,品鉴典藏文化之旅”“追寻红色印记,奋进青春梦想之旅”“驻足绿水青山,体验温泉旅居之旅”“探秘智圣文化,奔赴红色沂南之旅”五条精品主题线路,教育培训线路设计更加精准,研学旅游市场定位日趋合理。
做好红色文化+文章,
全方位讲好红色故事
沂南是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该县扎实做好“红色文化+”文章”,用创新思维推动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和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让红色文化绽放时代光芒。
红色+情景演绎。该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引进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韩生教授团队,推出国内首个沉浸式红色文献史诗情景剧《沂蒙四季·红嫂》和《妇救会》《跟着共产党走》等10多个沉浸式小院演出。《妇救会》获评全省群众性小戏小剧一等奖。《跟着共产党走》获评全省小戏小剧“大擂台”比赛金奖。《沉浸式情景小剧:讲好红色故事的沂南实践》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活化红色资源 创新发展路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成为全省十五个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之一。今年国庆节以来,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创演的《重走支前路》等红色演艺节目火爆全网,每场演出都吸引上千人观看、体验。
红色+教育培训。全县发展红色教育研学机构8家,推出红色研学产品20余种,目前,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处、省级研学基地2处,每年接待红色研学团队4000余批次,学员20余万人次。红色教育培训呈现主题鲜明,亮点频现局面。
红色+影视产业。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是集影视拍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红色教育、餐饮住宿、研学旅行、生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景区建成以来,已有《沂蒙》《沂蒙六姐妹》《斗牛》《红高梁》等400多部红色影视剧在此拍摄,红色堡垒村常山庄成为红色题材影视的拍摄首选地,成为远近闻名的“山村好莱坞”。
红色+文创产品。沂南将红色元素融入旅游业态,创作了《沂蒙红嫂》等系列红色文创产品,与第一书记、国有企业、党性教育基地等开展合作,推动沂蒙特色产品进超市、进企业、进展会、进景区;推动融入红色元素剪纸、面塑、柳编等非遗项目进景区;建设“红嫂体验馆”,实景展示烙支前煎饼、纳军鞋、唱红歌等场景,为游客提供了可参与互动的业态。郑树平 林传勇 徐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