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寇晓晨 临沂报道
12月30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鑫介绍了2022年临沂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主任、新闻发言人李立新回答记者提问。
2022年,临沂市生态环境局多举措、多手段,全方位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了重点突破。
通过精准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不断深化工业治理,完成3261家涉VOCS重点企业治理和1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督促295家企业提升治理设施,对1183家加油站、16家石化和有机化工企业核查整治。拧紧责任链条,建立高值处置机制,确保1小时内掐尖削峰。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修订完善5983家企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控工作方案,圆满完成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坚持差异化监管和绩效分级,新增20家B级以上企业,帮扶21家企业成功复核AB级和引领性企业。大气环境质量PM10浓度已经达到二级标准,细颗粒物浓度PM2.5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达标排放。
组织重点断面溯源排查整治,整改水环境突出问题520个。开展汛前沟渠河湖集中整治,2141个隐患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坚持一面一策、工程措施、标本兼治,年内完成54个工程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行动,圆满完成23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和4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地下水分类监管,8个地下水国家考核点位“一点一案”。相对2018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提高了21.6个百分点,市生态环境局流域水质保障能力得到提升。
开展“清废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固体废物非法堆放、贮存、倾倒和填埋。健全收集、贮存、处置网络体系,危险废物收集能力达161万吨、利用处置能力达175.32万吨。建立医疗废物处置“日报告”制度,确保医疗废物有效收集转运和安全处置。加强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降低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风险。严格建设用地污染地块监管,做好安全利用,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科学谋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印发实施全市“十四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实现良好开局。
与此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强化生态要素保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送政策入企落实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坚持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梳理企业需求,结合网络送策、平台送策,县级干部带队到143家重点企业上门精准送策、服务直达。制定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出台轻微环境违法行为警示制度,坚持差异化监管和企业治理绩效分级,新增20家B级以上企业,帮扶21家企业成功复核AB级和引领性企业,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可以享受豁免管控。指导企业提升治理能力,新入库环境治理类项目46个,争取各类上级资金2.49亿元。
为重点项目提供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动态更新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库,核算大气减排项目111个、水减排项目138个,氮氧化物减排1.91万吨、挥发性有机物减排0.50万吨、氨氮减排0.051万吨,均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编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建立“两高”项目碳排放替代源清单,开展发电行业碳排放数据质量自查自纠专项行动,督促整改问题企业21家。对腾出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和碳排放总量指标进行全市统筹,确保了省市重点项目审批和建设进程。
整治“散乱污”驱逐“市场劣币”。出台“散乱污”整治方案,完善专班运行机制,压实村居(社区)、镇街、县区三级责任,坚持堵疏结合,梳理“绿色转型、搬迁入园、关闭取缔”三类清单限期整治。共排查“散乱污”企业2631家,其中转型规范105家、停产整治215家,关闭取缔2311家。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推进督察整改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制定《临沂市贯彻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倒排工期、随机督查、定期通报、压茬推进,全市7轮次环保督察反馈的237项问题,已完成整改201项。保持执法监管高压态势,统筹市县两级执法资源,坚持清单化执法、交叉执法、非现场执法,开展专项执法11次,随机抽查企业2274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850起。
党建引领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创新。探索开展排污交易,用市场手段来提升企业主动治污积极性。印发实施《临沂市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细则》《临沂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确权暂行办法》,临沂市三丰化工通过主动治理减排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成为山东省排污权交易中心挂牌后的首单交易。在全系统开展“创新突破年”活动,提出32个创新突破项目,“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列入国家试点城市,入选第一批国家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授予节约型机关。蒙阴县获评“省生态文明十强县”,并被列为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效监督评估试点,费县、蒙阴县成功获评省级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沂南县屠宰行业产业集群整体开展清洁生产省级创新试点,全省“南阳实践”试点暨应急演练现场会在临沂市召开,全市开展9家“环保管家”、3家“环境医院”服务模式试点。
“三项机制”保障攻坚成效。强化考核、补偿、曝光“三维联动”,健全完善激励约束工作机制。考核方面,修订完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考核问效办法》《临沂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办法实施细则》,约谈问责14个县区、镇街;奖惩方面,发放大气和水生态补偿金2864.8万元、收缴225.8万元,支付流域横向补偿金4719万元,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40件、磋商7件;曝光方面,联合市电视台《环保在路上》播放曝光片44期,每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曝光违法企业,并通报发改、金融等部门,实行信贷约束。二是“四减四增”优结构。编制出台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及2022年度任务清单,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评估、随机督导检查”制度,17项指标116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均达到序时进度。
生态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全面构建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牢牢守住环境底线。划定“5+1”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划分39项3类风险等级,一周一排查分析、一月一考核通报,排查化解生态环境风险4744条。
据悉,1-11月,临沂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3,同比改善6.8%,全省第8位,全国168城市第124位、同比前进19个位次,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9天,幅度全省第1。各项大气考核指标均优于省下达的2022年考核目标任务。1-11月,全市水环境质量指数5.53,同比改善1.4%,居全省第11位,国省控断面和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