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邱明
“挂拍4700吨,实际拉走了过万吨。”近日,有网友爆料,费县在处置某楼盘建设项目采挖的矿石时,有人采取“少拍多卖”形式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为核实该一说法,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前往费县进行实地探访。
相关爆料人提供的信息显示,所涉拍卖于2023年7月26日在临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费县分中心网站挂拍。标的为御景龙湾工程建设项目产生的富余矿产品——弃渣一宗,约4700吨,起拍价9元/吨。8月3日,该网站发布的公示显示,此次挂拍由费县鼎运运输有限公司竞得,最终成交价为人民币9元/吨。
“挂拍了4700吨,那个地方实际上存储量高达近20万吨,买方拉走的量超过了万吨,远高于4700吨。”9月4日,记者在费县县城南外环附近,找到了爆料人所称的弃渣存储场地。
当天下午4点40分许,先后有四辆六轴大货车驶入存储场。约90分钟后,其中两辆货车满载石块驶出。
进入现场后,记者根据所涉弃渣挖空的体积测算,运走的弃渣总量超过万吨。“里面的土不值钱,主要是掺在里边的石头值钱。”知情者介绍,这些弃渣是土和石块的混合物,里面的石块主要是白云石,价格远高于渣土价值,在此处装车后出场价格达到了每吨28元。
6日,记者联系费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获悉,相关弃渣由费县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处置。后者工作人员表示,记者前往探访的场地,并非挂拍的4700吨弃渣存放地。“分属不同批次,4700吨那批存放在建设项目所在地,买方还没运完,相关运输过程有监督,不会出现问题。”该工作人员介绍,记者探访的那处场地,存储的是御景龙湾项目早期挖出的弃渣,属于其他批次。
记者在临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检索发现,涉及御景龙湾项目的矿产品资源挂拍,共出现3次,均被费县鼎运运输有限公司竞得。其中,两次弃渣拍卖公示了起拍价,并均以起拍价成交。4700吨之外的批次约18000吨,于2月7日以每吨11元的价格成交。
“18000吨那次挂拍,已经运完了。”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最近要处置的是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来函的新一批,约17000吨,9月5日刚勘察完现场,正准备走挂拍程序。
4700吨批次的弃渣在其他场地,18000吨批次成交半年多已运完,那记者探访时看到的场景是否属于未拍先卖?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