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4月9日即将发车!一路驰骋,带你看遍山东的美景、尝遍山东的美食,沿途将经过临沂市。临沂市区众多博物馆宛如知识宝库,它们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及文化交流等多元功能于一体。马上跟随列车行进的脚步,开启一场文化之旅吧。
临沂作为书圣故里,来临沂,怎么少得了王羲之故居?这里的碑刻,正等着懂它的人来读。走进王羲之故居,寻访一代书圣,感受曲水流觞的风雅,领略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个被墨染黑的洗砚池已历经千年,以墨为骨、以花为情、以烟火为韵脚,共书一卷活色书香的人间清欢。
在西边不远处就是临沂孔庙。孔庙又称文庙,是建于金代的古典建筑,也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临沂孔庙这里旧时一直是州学、府学所在地,明清两代均重修增建,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院内有大成殿、明伦堂、东西两庑等建筑以及银杏古树2株,是鲁东南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最大古建筑群。
如今的临沂孔庙,既有博物馆的文气,又有旅游景点的人气,还有老城区的烟火气,成为一处集文物保护、参观游览、社会教育、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网红”文博艺术空间。
说到临沂悠久的历史文化,当然不能错过博物馆之旅——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在竹简与文物之间,藏着临沂人“崇文尚武”的精神密码。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位于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216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第一座以汉墓竹简为主题的遗址类博物馆。1972年4月,在银雀山1、2号汉墓出土大量珍贵竹简文物,内容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晏子》《守法》《守令》等十三篇、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等典籍,其中《孙子兵法》与失传千余年的《孙膑兵法》同时同墓出土,使自唐宋以来关于孙武、孙膑其人其书的论争得以解决,海内外为之轰动。
银雀山汉墓先后入选“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孙子兵法》竹简入选《国家人文历史》创刊号评选的“九大镇国之宝”。为纪念这一重大考古发现,1989年10月遗址处建成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并对外开放。2021年9月,改造提升后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新馆开放,新馆设有“雀鸣天下”“武经冠冕”“兵家遗珍”“汗青墨书”“制胜之道”“鉴物知史”“回望银雀”7个展厅,陈列展览突出汉墓、竹简、兵法三大主题,主要展示银雀山汉墓遗址与考古成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兵书、简牍文化、中华传统兵学文化以及馆藏精品文物等。
此外,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临沂市博物馆新晋文旅“顶流”,馆藏文物3万余件,常年陈列有“石钺”“玉铲”“蛋壳黑陶”“镂空高柄杯”“白陶双层口”“金镂玉衣”“汉画像石”等诸多重要文物,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来这里,与生动文物“交流对话”,探秘临沂的“前世今生”。
在临沂,想要探寻更多关于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脚步不自觉便迈向了下一段文化旅程。临沂市区众多博物馆宛如知识宝库,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及文化交流等多元功能于一体,踏入馆内,开启一段难忘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