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正当国内新能源车企“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零部件供应链的“大后方”里也是忙得热火朝天。
在山东利信新材料有限公司压铸车间内,11台280吨到2500吨不等的压铸机不间断“吐”出压铸部件,经过员工精整运往精加工车间。在一套全自动切削、打磨、抛光、检测流程后,千余个压铸件“改头换面”,成为变速箱壳体、底缸体、凸轮轴支架等汽车零部件,等待“驶”入千家万户。
“拿市面上使用的1.5T高功率发动机举例,我们每个月可生产2万多件这样的产品。”山东利信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利说。
在业界中,利信有着很高的知名度。自2013年诞生于中国再生铝资源基地山东临沂以来,十余年爬坡,跻身中国再生铝企业第一方阵。
“最初,公司只生产铝合金锭、铝合金棒等最简易的产品。时间一久,附加值低、市场依赖性大,不利于公司长效发展。”在王永利看来,过去的发展优势也可能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阻碍,如何摆脱这种依赖,利信迎接着考验。
机缘巧合往往造就命运的转折。2018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腾笼换鸟”等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王永利带领利信抓住了这场机缘,瞄上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领域。
同年,利信成立新材料公司,购入压铸机、数字加工中心等主要设备,上线年产5万吨高端精密铝合金零部件项目,打造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精加工的产业基地。
“依托之前的年产10万吨铝合金熔炼项目,可实现铝液直供,省去耗能大的原铝熔炼、调整成分等工序,减少天然气消耗,控制环境污染。”王永利介绍,此项目可根据订单生产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5G电子结构件、航空、高铁、船舶等精密铝合金零部件产品。
过去,北方地区一直没有大型压铸模具企业。2020年,利信自主开发年产200套精密成型模具项目,填补了北方铝压铸模具的开发生产空白。“节省采购、运输、维修等20%以上的综合成本,补上生产链条的关键技术环节。”
凭借再生铝的循环利用这条转型路径,利信在高手如林的铝企中实现了突围,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如今,以利信为圆心,临沂罗庄东南部崛起了一座新材料产业园,年产值达16亿元,实现从铝资源二次利用——铝液直供——压铸模具开发——铝合金产品深加工的短流程发展模式。
今年年初,一声“振兴罗庄、重回千亿”喊的是气势磅礴,信心十足。临沂市委书记任刚在动员大会上提到,“正是一代代企业家薪火相传、一路向前,才积累了深厚的工业底蕴,形成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工业基因。这是振兴罗庄最大的底气、最深厚的基础、最宝贵的财富。”
1997年,王永利从黑龙江回到临沂,这位笑称自己是“东北长大的山东人”在临沂找到了创业地。在王永利看来,曾经生活过的东北与现在安家的罗庄,都曾因工业辉煌,也同样面临过转型阵痛。作为企业家,他对政府的决心与行动深有感触。
“各级政府提供良好创业平台,拥有丰富的再生资源优势,再加上企业自身的创新钻研和市场开拓,这是罗庄铝业做大做强的秘笈。”机缘造就转折,态度成就一座城市的未来。王永利相信,罗庄“重回千亿”不只是一句口号,“利信将大力引进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铝深加工产业,打造临沂铝合金深加工基地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