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新闻网讯 “送给你小心心,送你花一朵。你在我生命中,太多的感动……”10月29日,临沂市首期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生活重建训练营结营仪式上,15位“伤友”演绎的手语舞蹈,表达着他们的感恩之情以及对生活重建的信心。经过20天的生活训练,临沂市首期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生活重建训练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自10月11日开营以来,15名来自我市各县区的脊髓损伤“伤友”进行生活重建康复训练,通过同侪教练教授课程、社会性融入等方式,掌握了生活本领,完成了心理重建,提高了生活质量。“希望之家”生活重建训练营项目是我市各级残联组织不断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残联不断加强残疾人康复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以关心关爱残疾人为主题,以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倾心助残的实际行动,扎实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救助、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救助、精神病康复救助等工作,推动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效开展,不断提升残疾朋友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科学的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为残疾儿童插上梦想的翅膀。近年来,市残联结合我市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走在全省前列。连续多年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列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出台临沂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协调市医保局,将0至17周岁脑瘫、智障、孤独症、视力、听力、言语、肢体等残疾儿童纳入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特殊病种保障范围;对残联集中康复救助的残疾儿童每年度发放3000元的送训补贴政策全省推广;在全省率先建立儿童残疾筛查随报机制,实现儿童残疾早发现、早诊断与早康复之间的无缝衔接;经充分整合各类康复服务资源,截至目前,我市准入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43家,初步形成了“以市残联直属康复机构为龙头、公办机构为主体、民营机构为重要补充”的康复供给体系,满足了各类残疾儿童个性化康复服务需求。今年以来,全市康复救助残疾儿童3170人,其中肢体残疾589人、智力残疾1245人、听力残疾138人、孤独症1192人、视力残疾6人,预计投入康复救助资金5000余万元。
实施好白内障患者复明项目,给视障群众一个光明的未来。多年来,全市残联持续开展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救助项目,项目依托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在基本医保报销后,采取财政资金补助一部分,手术机构减免一部分的方式,对具有临沂市户籍、符合白内障手术适应指征的患者实施免费手术治疗,其中对于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农村五保户以及扶贫部门确定的“建档立卡”户等患者优先救助。近年来,累计开展救助手术3.8万余例,受益患者3.3万余人,今年已开展5863例,脱盲效果极为显著。
做好辅助器具适配救助,为更多残疾人架起回归社会桥梁。近年来,我市认真开展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并将其作为康复扶贫的重要抓手,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摸清需求。基层残联工作人员、社区康复人员走村入户,全面托清贫困残疾人的辅具适配需求底数,摸底、评估后建立需求信息台账;加快辅具采购。针对评估确定的辅具,优化采购流程,加快采购进度;坚持精准适配。有针对性为残疾人适配相应辅具,由专业人员提供个性化适配服务,确保适配效果;健全适配档案。为确保辅具适配工作规范有效,基层残联留存残疾人获得辅具的电子照片,并全部建立适配档案。“十三五”以来,全市为残疾人免费适配基本型辅具9.7万余件,其中为贫困残疾人适配4.9万余件,为全市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开展精神病康复救助工作,为精神障碍患者打造心灵家园。依托各级专业精神病诊疗机构,通过实施精神病患者救助项目,对符合服药条件的精神病人给予药物补贴,住院病人给予住院补贴,重点解决贫困患者急性发病期住院和稳定期免费服药的问题。“十三五”以来,累计康复救助贫困精神病患者1.8万余人次。
康复是残疾人接受教育、实现就业和充分融入社会的前提,“十四五”期间,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将开拓创新、精准施策,推动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临报融媒记者 潘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