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徐振东:乡村振兴“领头雁” 返乡带领群众致富
徐振东
徐振东(中)在查看大棚蔬菜长势。
20多年前,他怀揣300块钱和梦想到上海闯荡,凭着吃苦耐劳和诚信经营,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饮水思源,他重返家乡,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建设小康楼,打造美丽乡村,让昔日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就是兰陵县向城镇徐皇路村党支部书记徐振东,先后获评山东诚信优秀农村经纪人、齐鲁之星、沂蒙乡村振兴好支书、临沂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等称号。
诚信做人做事
致富不忘家乡
20多年前,21岁的徐振东怀着闯出一番事业的梦想,和妻子一起来到了上海。贩蔬菜、摆地摊、包水饺,徐振东夫妇都做过。2000年,在收款的时候,徐振东发现自己的账户上被客户多打了23万。看着这么多钱,徐振东没有动心,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他主动联系客户说明情况,第二天就把钱退给了客户。凭借着诚信经营,徐振东结识了自己的“贵人”,也赚取了自己在上海的“第一桶金”。
在徐振东的生意蒸蒸日上,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家乡党组织看中了他的人品和能力,2011年4月,驻沪流动党委力邀他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共同发家致富。当时,徐振东心里有点犹豫,家人和朋友都不支持他回乡,但是为家乡做事,带着众乡亲一起发家致富是徐振东一直的理想。“想着自己在徐皇路村长大的,周围的村都发展得那么好了,自己一定要让徐皇路村变变样。”徐振东说。带着这样一种情怀,他下定决心,回乡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诚信守诺
搭起干群连心桥
2011年的徐皇路村,村庄建设落后,干群关系紧张,村情复杂,矛盾丛生。就职时,徐振东当着全村老少爷们的面,许下了5年要让村庄大变样的诺言。入职之后,徐振东了解到村里的矛盾在于“路”,村内主要交通道路,还是一条土路,坑坑洼洼,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根本进不去村庄。
徐皇路村的修路工程势在必行,可当时,村里一无钱二无人,面对重重困难,徐振东没有被吓倒,没有政策,自己争取政策,没有钱,他就果断地自掏腰包,从家里拿了2万块钱。很快就铺出来一条通往村里小学的石子路,而修水泥路的工程也正式提上日程。徐振东积极筹措资金、争取政策支持,3个月后,徐皇路村就建起了一条5米宽、3.95公里长的水泥路。
通过这件事,徐振东深刻感受到只要真心实意为了老百姓,哪怕只办了一点小事,他们就会打心眼里相信你、支持你。经过前期村“两委”的不断努力,徐皇路村打通了5条主要干道,修建沟渠12000余米,建设大小桥梁22座,栽植各类绿化苗木2000多棵,“户户通”也修到了每家每户。在徐振东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的领导水平和党员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党支部战斗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
发展特色种植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在日常的走访过程中,徐振东发现,村里还是以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主,去掉种子肥料等成本,基本上是挣不着钱的。“那时候村里的地很多,土质也很好,很适合种菜。”徐振东说,全村有近500人是在外从事蔬菜批发销售行业的,考虑到这个实际,可以在村里建设一个蔬菜基地。徐振东通过和村“两委”干部商量,召开党员代表会,并带领20多户有意愿的村民到寿光去学习、到上海去考察市场。在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很兴奋,都说想试试。说干就干,回来就接着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商量着流转土地,连片种大棚。很快,在党员群众的支持下,徐皇路村一次性流转了土地100亩,成立了合作社,开始建大棚。
到了第二年,越来越多的村民就主动要求加入到合作社。合作社也从原来的20户发展到现在的430多户,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地,建设了大、小温室棚1000多个,年销售蔬菜2000多万斤,被列为“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被评为“山东省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现在徐皇路村有种菜的,也有运输蔬菜的,也有销售蔬菜的,百分之八十的收入来自蔬菜产业。
建设美丽乡村
促进乡村振兴
目前,村里有两个项目正在进行:一是徐振东带领徐皇路村与北京嘉博文公司和代村国家农业公园共同打造的田园新城项目,已经开始动工,将打造观光、休闲、采摘等现代特色农业,同时做好净菜加工配送、尾菜处理再利用等项目,进一步增加集体和群众收入。二是徐振东带领建设的村里的老年公寓,一期建设35套,每户50多个平方,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并且给配齐了沙发、茶几、床、煤气灶、饮水机等生活用品,拎包就可以入住,并且是免费入住,让村里老年人都能度过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
徐皇路村已建起154栋小康楼,同时,徐振东带领党员群众建设了村民文化广场,打造了文化长廊,让村子赢得了“省级美丽乡村”的荣誉。现在,每到逢年过节,在外做生意的、打工的、上学的,都愿意回来了,徐皇路村越来越热闹了,人气也更旺了。
临报融媒记者 梅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