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新闻网讯 近日,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直属机构赛迪顾问发布《2022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建设内容,从信息基础、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技术创新、低碳发展六个维度对全国城市数字化竞争力能力进行全面量化评估,形成了2022数字城市百强榜。其中,临沂位于第48名。
打造数字化城管,以“智慧化”赋能城市管理“绣花功”,实现对城市管理活动的全领域、全时段监管和城市管理问题的高效率、高标准处置;通过加强电子证照数据归集应用,打造“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打通数据共享和部门核验渠道,实现证照数据实时共享调用……当前,我市数字城市建设正在城管、政务、交通等领域全面开花。
城市管理“一网统管”
“罗庄区工业北路与湖东二路便民一条街存在违法占用道路行为,请及时处理。”11月9日14点29分,临沂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视频智能识别系统监测到罗庄区工业北路与湖东二路存在违法占道经营行为,1秒钟后,平台将案件自动批转至罗庄区监督中心,判定权属后,罗庄中心将案件立案派遣到了罗庄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进行处置。接收到案件后,罗庄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立即调度该区域执法人员赶到现场,不到1小时,执法人员就通过平台反馈,占道经营人员已被成功劝离。
“占道经营、违法广告、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市管理问题杂且多。过去,哪个路段积水了、哪个餐饮企业油烟排放超标了,这些纷繁复杂的城市管理问题,主要依靠职能部门的巡查和公众举报反映,而且很多时候,问题已经影响到群众的生活,才被动地去处置解决,现在临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实行的是主动提前、智慧精准介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王楠说。
“指挥中心主要是通过专职信息采集监督员巡查上报、视频监控抓拍、‘市民通’App上报、媒体转办等16种渠道,全天候、无缝隙地主动发现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上报和受理。”王楠告诉记者,获取、集成数据仅仅是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运行的第一步,如何用好、用活这些数据才是关键,“获取的信息将被分类派遣到相应的责任部门限时完成处置,形成信息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置反馈、核查结案等闭环流程。”
城市更“智慧”,民生更便利。从发现问题并上传,到平台派件处理,再到问题解决到位,我市城市管理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紧紧围绕精细化城市管理标准,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有序衔接,齐抓共管,实现了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监管的闭环式循环,各类“城市病”和群众“烦心事”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市容环境逐步改善,城市品质明显提高。
政务服务“免证办事”
“现在申请用电简直太方便了,只需要一部手机,扫个码就行,不用再携带身份证等证明材料原件了,真是省时、省心又省力!”近日,家住兰山区启阳小区的李兆鹏前往国网临沂供电公司主营业厅办理低压非居民新装业务,向工作人员出示“爱山东”App二维码后,不到20分钟,低压非居民新装业务就办好了。
电力业务办事效率的提升得益于我市不断深化电子证照应用,依托“爱山东”App在全省率先推出的便民服务新模式。用户在供电营业窗口办理新装、过户等电力业务时,无需携带任何实体证件,只需使用个人手机登录“爱山东”App,进行人脸验证后授权选择业务办理所需的电子证照信息,向供电业务人员出示企业或居民二维码,工作人员根据业务办理需求扫描二维码获取并下载用户电子证照信息,即可办理相关业务。
“‘免证办’不等于不需要证明证照,而是通过移动互联网、人脸识别等信息技术,依托‘爱山东’App、政务服务平台系统等数据平台,深入推进身份认证和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德成说,加快“无证明城市”建设,是顺应数字时代大势,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创新之举、利民之举。强化数据赋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电子证照证明社会化应用,实现一部手机“携带”N个证件,大力提升了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自2021年启动“无证明城市”建设以来,我市已全面精准清理110余类证明材料,实现15500余项高频事项免证办理。
“推行‘无证明城市’建设不仅是方便企业群众的重要举措,还是对政府智慧化服务水平的一次重大提升行动。”王德成介绍,我市开发建设的“无证明城市”信息核验系统,有效打破了“数据孤岛”“信息烟囱”,充分挖掘了数据价值,实现了134类电子证照副本下载、9类证明材料数据共享和72类证明证照部门间核验,改变了数据“躺在库里睡大觉”的窘境,让数据真正活起来、用起来,数字赋能作用进一步凸显,为智慧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有效助力。
智能“绿波”向“绿”而行
“一路绿灯,真是运气爆棚。”11月15日8时,上班高峰期,家住河东区的周燕婷驾车以50公里时速行驶在兰山区柳青街道北京路上。从沭河路路口一直到沂蒙北路路口,每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都是绿灯。这不是运气,而是“绿波带”的功劳。
数据显示,2021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约342万辆,中心城区小汽车保有量98万辆,居山东省第二位。在这样的城市环境中,如何有效解决市民“行车难”是一项非常现实的问题。在近年我市实施的保畅工程中,临沂公安交警将数字化控制“移植”到道路交通管理中,在城市主干道路上打造“绿波带”,以此带动整个城市交通的全面提速。
“‘绿波带’就是在指定的交通线路上,当规定好路段的车速后,要求信号控制机根据路段距离,把该车流所经过的各路口绿灯起始时间,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一来,以确保该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正好遇到绿灯。”临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设施工程大队警务技术三级主管宋勇志介绍,“绿波带”在设计时,是有一定速度要求的,也就是所谓的“绿波速度”,“一般情况下,在设置‘绿波’协调路段时会设计标识牌,上面标有‘绿波速度’,一般的‘绿波速度’在40到60公里时速之间,并没有一个固定值。”
“目前,兰山区已有43条主干道设置了‘绿波带’,从运行情况来看,‘绿波带’的设置明显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节省了道路通行时间,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此外,还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宋勇志说。
临报融媒记者 褚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