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蒲汪镇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工促农,以养带种,种养互补,走出了一条村企合伙共建共赢,发展绿色健康循环农业的新路子。
位于蒲汪镇后坡村的光大养殖中心,是一家养殖龙头企业,企业通过流转土地100亩,建起10个标准化养殖大棚。年出栏肉鸡、肉鸭460万只,生产有机肥1.2万吨。
蒲汪镇后坡村村委会主任赵永明表示:“我们村位于长虹岭地带,大部分土地都是岭地,原来的土地承包收入一亩地还不到300块钱,‘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建立以来,通过光大这个养殖基地,我们村的土地承包收入达到了一亩地1000多块钱,这是一个很大的收入。同时,解决了一部分劳动力就近就业,解决了他们不出村就有工作干的情况,也给村集体带来了很大的收入。”
后坡村通过村企合作,建设标准化养殖场,村里出土地、劳动力,企业出设备、资金,产生收益后给村里分红,企业也能“落地生根”。企业生产的有机肥用于后坡村成立的葡萄种植合作社,提升果品质量,带动农业提质增效。
蒲汪镇光大养殖场负责人王桂林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扩大生产规模,在村集体的帮助下继续流转土地45亩,发展绿色养殖循环产业。同时,我们还把村里最头疼的养殖粪污集中收治处理,解决环保难题,并且常态化落实‘乡村振兴合伙人’村企共建机制,带领后坡村一道搭乘乡村振兴这班快车。”
目前,蒲汪镇共梳理村企供需清单241个,意向合作的107个,已达成合作意向13个。同时,将“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与“五星达标 六好争创”“归雁兴乡”返乡创业行动等有机结合,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突破。
蒲汪镇党委书记王圣堂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村企要素供需清单和蒲汪镇自身实际,围绕种养循环、粪污处理、饲料生产等全产业链条,建立村企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壮大集体增收,实现村企共赢,落实好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通讯员 董文洋 张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