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新闻网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担任第一书记,是临沂市推动“三农”发展的重要举措。由市委办选派到兰山区半程镇团埠子村第一书记刘伟就是其中一员。
早在2009年到市委农工办工作时,刘伟就与农民有了近距离接触。2012年,他主动报名,成为我市首批第一书记;去年10月,他再次主动报名,与兰山区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张大伟组成工作组,开启了一部服务“三农”的“老兵新传”。
“扶帮引”,育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拥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刘伟深知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对于一个村庄的意义。
“村子依山傍水,却被吃水问题困扰;紧靠沂蒙北路和205国道,发展却止步不前。所有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班子软弱涣散。”9月16日,刘伟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工作组深入开展“四雁工程”建设,结合村子实际,探索出一套“扶帮引”工作法。
“‘扶’的是干部思想,让他们想干事,争当乡村振兴‘领头雁’。”刘伟说,在规范“三会一课”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工作组组织“第一书记讲党课”等理论学习,重塑党员理想信念和先锋意识;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鼓励党员主动思考、主动担当;组织党员干部到优秀村居参观,激发干事创业动力。此外,工作组每季度开展一次家访,及时了解村干部思想动态。
“‘帮’,就是帮助村干部提升本领,让他们能干事;‘引’,就是在和班子搞好关系的基础上,引导村干部持续保持会干事的状态。”刘伟介绍,他们在班子团结、提升组织力和致富能力等多个方面着手,组织学习和培训,增强服务群众能力。目前,该村已建成五星级党支部。
因地制宜上项目,开启增收新引擎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团埠子村是个农业村,村民以种植黄桃和外出打工为主,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费。2020年年底,村集体负债75万元。
为增强集体经济“造血”能力,工作组通过党组织领办,成立蜜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120多户加入。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种植,提供统一管理,预计年底可为集体增收30万元。
“村里常年种桃,却一直没有仓库储存。”刘伟说,他们正在建造一座恒温库,建成后除满足本村需求,还能对外提供仓储服务;建设“致富车间”,对桃子进行初加工,解决40多名妇女就业。
工作组利用村里30多亩闲置土地引进旱稻种植项目,预计年可增加集体收入10万元;建成30亩蜜桃采摘园,修建2000多米环形水渠;实施弱电下地项目,租赁给移动、联通、电信公司,预计每年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
网格化+志愿者,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发展集体、服务群众,不能只依靠村干部,需要把所有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刘伟说。
入村后,工作组探索实施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村划分为4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村干部任网格长,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作为网格员,把“支部建在网格上”。
网格化管理大大提升了基层党员的责任意识。大家经常针对基层管理和服务交流心得、总结经验,还归纳出一套“三字经版”的“村规民约”,并为村里12名孤寡老人配了呼叫器,连在各网格长手机上。
“以前村民做核酸检测需要到镇上,我们今年为村里申请了一个检测点,就设在村里的小广场。”刘伟说,他们建立党组织领办志愿服务队,每次全员检测,志愿者坚守现场,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增色美丽乡村,笑容在乡亲脸上绽放
“基础设施上不去,乡村振兴也就无从谈起。”刘伟说。
团埠子村有274户、640名村民,多年来饮水全靠一口3米多深的机井,井内的水被鉴定为地表水,不宜直接饮用。去年11月,工作组为村里打下一口深水井,并安装了饮水净化设备。望着汩汩而出的清水,村民戴永柱说:“俺盼了多少年,终于喝上放心水了!”
小小一口井,不仅为驻村工作开了个好头。而村子通往205国道必经的一座小桥同样引起了工作组注意。
“由于年久失修,已经成了危桥。每到雨季,河水经常漫过桥面,非常危险。”刘伟说。为改善群众出行,他们争取资金20万元对桥进行了改造。
行走在团埠子村,靓丽的景观树矗立在道路旁,涓涓清流冲洗着青翠的河堤,美丽的村容村貌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申请了价值5万元的绿化苗木,对河道进行了清淤固堤,修缮了村里的道路,为团埠小学食堂购置105套桌椅,改善师生就餐条件。”刘伟说,工作组要把每一件实事都办到群众心坎上,让幸福的笑容时时绽放在群众脸上。
临报融媒记者 石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