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资讯网 > 文学 > 正文

非遗面塑“邂逅”国漫经典,临沂这项传统技艺给哪吒重塑“面身”

2025-03-06 08:20
已有 0 人浏览
来源:齐鲁壹点

或脚踏风火轮怒目圆睁,或手持火尖枪腾云而起,3月4日在临沂市技师学院的面塑工作室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沂蒙面塑传承人韩红元正手持竹刀,细致调整着面塑作品“哪吒”的发髻弧度。

工作室的另一旁,几名正在学习非遗技艺的学生,正将不同颜色的面团揉捏进“混天绫”的褶皱纹理,工作室的展台上已陈列着十余个姿态各异的哪吒形象。鲜艳的色彩与灵动的造型让这组取材自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面塑作品充满张力。这组平均高度十余厘米的作品,不仅还原了电影中经典人物场景,更通过面塑独有的细腻质感,赋予传统文化符号新的艺术生命‌。

“这组作品我和学生们花费了一周时间创作,最大挑战是如何让面团呈现动漫角色的夸张造型。”韩红元介绍,在传统“一印二捏三镶四滚”技法基础上,他创新使用金属骨架支撑哪吒飞扬的衣袂,用丙烯颜料增强色彩的饱和度。为塑造哪吒标志性的“烟熏妆”眼神,韩红元带领学生试验了十余种工具,最终选用极细的医用针头勾勒眼线,使人物瞬间“活”了过来。“这些技术改良既保留了面塑的质朴韵味,又契合现代审美‌。”

作为沂蒙面塑第四代传承人,韩红元始终在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中探索非遗活态传承之路。从《党群同心沂蒙情》中以42个人物再现沂蒙红色历史的恢宏叙事‌,到为迎接农历新年创作的“龙腾盛世”“金蛇献瑞”等生肖主题作品‌,他擅长将时代元素注入面团之中。此次选择国漫IP“哪吒”,正是看中这一形象在年轻群体中的广泛影响力。“面塑不能只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要用当代人熟悉的语言讲故事。”韩红元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动态捕捉,要求学生反复观看电影片段,确保每个哪吒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都精准传递角色特质‌。

从乡村市集走向学院讲堂,从民俗玩具升级为艺术藏品,沂蒙面塑正以更年轻的姿态融入当代生活。自开设非遗传承课程以来,韩红元已累计培养1000余名面塑技艺传承者,其中既有全日制学生,也有来自乡村的手工艺从业者‌。2024年,该课程招生规模突破300人,创历史新高,部分毕业生已成立工作室,将面塑技艺转化为文旅创业项目。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这门沉淀千年的手艺正在学院与市场的共振中焕发新生。

临沂资讯网可为客户提供软文发稿服务、自媒体推广。 QQ:251941806
临沂资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临沂资讯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临沂资讯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临沂资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临沂资讯网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临沂资讯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临沂资讯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业务联系:临沂市悦然广告有限公司
邮箱:lyxinwenzx@126.com 内容QQ:251941806 广告QQ:107770420
鲁ICP备17033267号-3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2422号


企业软文发布 网上舆情维护 形象新闻策划 活动热点营销
临沂资讯网法律顾问:朱正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