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加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沙墩中学邀请临沂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柳编和“凤臣”翻花第三传承人刘凤臣老师到学校为学生授课。活动由副校长路玉广主持。
沙墩是著名的杞柳之乡,刘老师结合沙墩本地的柳编技艺向学生介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重点介绍了“刘氏翻花”。“刘氏翻花”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利用纸张特点,几十张薄纸层层粘连,样式独特,造型优美,色彩鲜艳。清朝前人称它为“翻花”或“翻天印”,改革开放初期被称为“艺术之花”,也被称为“七十二变魔术花”,通过多变的造型以及独特的工艺传承至今。是临沂地区特有的传统技艺,具有浓郁的沂蒙文化特色。小小的翻花,翻出了颇多乐趣。它的魅力在于翻转,手中翻花轻轻一抖,便立刻花朵变灯笼,多了更多式样,着实令人感到惊奇。2014年被列入临沂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中,刘老师带领学生亲身体验了翻花的制作过程,同学们在刘老师的现场指导下,先在卡纸上进行翻花样式的描摹,随后将小木棍以及翻花的层叠纸逐一进行粘贴固定。孩子们两两一组,你画我剪,你粘我转,异常投入,不一会就做出了精美的翻花作品。
翻花的核心技术是中间的“花瓣”,每一个“花瓣”需要78张特殊的宣纸纯手工粘贴而成,至今用机器仍旧无法取代,因为机器粘贴不够灵活,会影响翻花的翻转效果,所以用纯手工制作而成,另外还需要在染色环节把握好尺度,不然极其容易晕染失败。刘老师还将自己最新制作的12生肖翻花作品展示给学生,同时他还将翻花与成语相结合,既增强了非遗技艺的趣味性,也有利于非遗技艺更好的向学生传播。
长期以来,沙墩中学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工作,多次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唤起同学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把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不断发挥学校教育在非物质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高贵成 孟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