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新闻网讯 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是推进依规治党、促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深化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罗庄区将合法性审查关口前移,在镇(街道)层面推行“四位一体”的审查模式,推动政府合同、执法事项、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等合法性审查事项做到应审尽审,提升镇(街道)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推动治政府建设“全贯通”。目前,罗庄区已实现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
罗庄区司法服务中心副主任孟凡娟介绍,今年1至7月,全区8个镇(街道)共审查行政机关合同7件、重大行政决策2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3件,村级经济合同51件,通过3次审查回头看,镇(街道)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执法决定等做到了应审尽审,开创了罗庄区合法性审查工作的新局面。
在全区推动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之初,罗庄就成立了推进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专班,制定下发了一系列制度文件,从具体工作内容、人员配置、审查内容和实施步骤、完成时限等各个层面,对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镇(街道)立足自身实际,在制定实施方案、整合力量成立机构、设置办公场所等方面也做足了工作。
为解决好“怎么审”“谁来审”的难题,罗庄推行了“一办一所一顾问一骨干”四位一体的审查模式,即:镇(街道)党政办按照合法性审查的范围,统筹协调合法性审查工作;司法所为合法性审查机构,履行合法性审查职责;考虑到司法所审查能力的客观现状,鼓励其用好镇(街道)法律顾问全覆盖的优势,让法律顾问参与审查工作;同时加大对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指导力度,让科室骨干分网格参与指导。目前,全区各镇(街道)均已成立了4至5人的合法性审查队伍,其中具备法律职业资格人员达2人以上。
此外,罗庄区司法局健全审查机制,实行闭环管理,印发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对镇(街道)合法性审查从制定提请、审批交办、初审、实施审查、拟制审查意见、复审批准、意见送转、文本修改等基本程序进行完善,切实明确了镇(街道)涉法事项的审查主体、厘清了涉法事项的审查范围、规范了涉法事项的审查程序,做到了合法性审查工作闭环管理。
与此同时,罗庄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培训的长效机制,按照一季度召开一次业务培训会、每月召开一次业务联席会的要求,从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机关合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村(社区)文件等五个方面的审查业务进行专项培训。同时,搭建审查人员学习平台,提供座谈交流、专题研讨、案例学习等多种交流方式,有效提升审查人员业务素养。
据介绍,全区以提升合法性审查工作实效为依托,积极落实事前介入、事中跟踪、事后监督三个举措,即:事前介入,实行审查“关口”前移;事中跟踪,做好“全流程”审查;事后监督,用好审查“回头看”;把街镇合法性审核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合法性审查的更精准、全覆盖。
合法性审查全覆盖是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现实体现,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孟凡娟表示,罗庄将继续探索合法性审查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基层行政决策法律风险,为全力打造临沂“现代活力城”和“富强精美新罗庄”提供法律助力。
临报融媒记者 曹鹏飞 赵琳琳 通讯员 董青